他就笑了。”保山拍拍文瑾。
霜降过后没两天,便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时断时续,一连就是七八天,一年的黄金采摘季就这么过去,今年没有狼,可收入并没增加多少。
天一放晴,文瑾便找人把苜蓿割了,晾晒起来,想趁着地还没上冻,把池塘挖出来,放水沉淀着,不然渗水太厉害,也没法搞养殖,她最担心的是那块地下,沙土太多。
这时候人闲,雇工容易,只要吃的好,没工钱都有人肯干。
文瑾放出话俩,带牲口和车子的,拿双份的钱,还提供牲口饲料,结果第二天大清早,她的地头,就站了一片的人、驴车,文翰头都大了。
“不多,不多。”文瑾高兴地嘻嘻笑,几十亩地呢,来个百十人算什么?人多了快呀。
文瑾要他们自愿结合,分组包干,一部分人挖地,一部分人把挖出的土,堆在溪水边,那里到时候修防水坝。
大山伯夫妇都来帮忙,男的在外面帮文瑾指挥,女的在家,帮韦氏做饭。
来林氏第二天听说了,也来帮忙,还嫌文瑾没给她打招呼,是瞧不起她。
“婶子呀,不是不叫你,怕来大叔在家没人照顾呀。”
“有宝儿和大娘呢。”
“宝儿不是去学堂了?”
“天气乍冷,先生病了,这几天都在家呢。”
现在,来家生活有保障,婆媳和睦,男人也不消极悲观,儿子又乖巧,来林氏整个胖了一圈,脸颊圆润丰满,脸色红润,若不是看着她一天天变成这模样,根本不相信她就是去年那个苍白消瘦,风一吹都能飞了的来寡妇。
荒地一半挖了一尺深,一半挖到三尺,文瑾还没叫停。
“这么深做什么?你想养鱼?”文翰想不通,“鱼不好卖呀,咱这里的人,不稀奇那个。”
普通百姓,谁吃得起呢?大肥肉卖上二斤,就可以招待几桌客人,两条鱼,能干啥?
“哥哥,地上石子多,我想垫上些好土,不挖深些不行啊。”
“哪里来的好土呀?”文翰着急,“谁肯把辛苦挑来的好土给咱呢?”
“多的是人。”文瑾笑,“以前,大家都怕淹了,使劲想把自己家的地垫高些,若是种水稻呢?谁家的地高,谁家留不住水呀。”
“啊?噢,哈哈哈”文翰高兴了。他和文瑾,就根本没打算奇货可居,不教邻居种水稻,今年,好几个邻居都有改种的意思,他们放出风去,那些人还不争着把地里的土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