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也不想留在第二进,却因为身份,不能一个人住到第四进去,她转了半天,见二进院儿的倒座房和西厢房前面,有一片空地,原来这里应该有房子,现在拆除了,种了一小片花木,她指挥人在西厢房的山墙开门了个门和窗户,然后又把另外一间也和这边打通,变成一个明间,一间内室,原来正式的房门,她给改成了窗户。这样,她既住在二进院子里,又有自己的**空间。
韦氏看到文瑾折腾,只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毕竟女大不中留,文瑾一旦有了合适的人家,很快就要出门了。
玉洁郡主的嫁妆,在婚礼的前一天,由文翰带人迎回来,虽然多是当年的旧物重新翻新的,少部分则是皇太后的赏赐和亲戚的赠礼,就这些,也足足抬了四十八抬,把钱府外院摆得满当当,还不算早早布置在新房里的红木千工床、梳妆台、衣柜、博古架等,韦氏觉得这实在太奢华了。及至听抬嫁妆的仆役说,京城贵女出嫁,多数是六十四抬,震惊不已,暗暗替文瑾着急起来。
现在钱先诚的地位,再加上又有高嫁低娶的习俗,文瑾得多少嫁妆,才不至于被夫家小看呢?小叔钱先聪,也就仗着皇上赏赐的一点家底过日子,他的俸禄不多,再加上又是清水不能再清水的衙门,没有一丝一毫的外快,如何能一两年就给文瑾备出那么丰厚的嫁妆来?
文翰和嫣然听了韦氏的唠叨,都忍不住叹气,文瑾再能干,手头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就是有那么多的银子,也买不到那么多家具、衣料、首饰、器皿,郡主的好些嫁妆,都是街面上很少看到的精品,那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文瑾不知道二伯母忧虑什么,她只觉得憋闷得很,刚到京城,忙着学习接人待物的礼仪,现在,又忙着给自己娶后妈,眼看两个月过去,夏天都快过完了,她连京城的大街什么样,还没看到过呢。
一家人心情复杂地迎来了钱先聪的大婚。
文翰和钱先诚、钱先聪稳稳当当,他们从启蒙开始,就要学习待人接物的礼仪,到了京城,发现并没怎么走样,很快就适应了,嫣然也好一些,毕竟路家姑奶奶曾经在京城住过几年,而她的礼仪,都是这位姑奶奶教的,只是没这么多、这么繁琐,文瑾和韦氏就惨了,农家若是讲究这么多,哪有时间干活儿?
这场婚事,就是检验文瑾和韦氏礼仪的一次大考,两人由不得不紧张。
早晨起来,三个女人按要求好好收拾打扮了一番。韦氏石夕阳红带紫色凤尾花的襦衣和百褶裙,外罩紫红底色加银线的织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