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关山也是豁出去了,他读书不少,对经营也只懂这个,说到强项,自然可以滔滔不绝:“我看了咱这里的山,都很平缓,水量也足,山下种稻,山上养蚕,蚕业所用时间,刚好是农闲时节,也能弥补我们这里人手不足的窘境,我和小儿,愿意带人往东探查,看看是否不经总兵府,找到一条通海的路途,如果成功,我们就可以直接和江南贸易,不愁换不回粮食和农具。”
萧逸见他一句也不提启动资金,便不追问,要么,金家确实在外有产业,要么,这个金关山就是个言过其实的牛皮大王,大忽悠。
钱隽给萧逸传回消息,说金关山在淮庆府有个当铺的事儿,萧逸觉得是个契机,他趁机让钱隽和金关山带人出去,从江南购粮,存储起来,防止明年春天发生饥荒。
永昌帝对付刘广众的手段,萧逸有些胆寒,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片地皇帝封给了自己,又有姚光远那样的佞臣,他可不敢保证,皇上会源源不断支持屯垦的军粮。
再说,这片土地十分富饶,他自信明年便能种出粮食,不会让永昌帝卡住脖子,任由宰割。
金关山见萧逸同意派人跟随他去淮州帮自己,也同意他去江南筹粮的提议,十分高兴,说做便做,他回去就和钱隽在一起商量起来。
本来,这些也都是钱隽在他跟前说话,暗暗启发的,当然十分赞同,两人很快就付诸行动。
钱隽最近所有的行为,都会想办法通知文瑾:“我虽然借金家的势,但也会回报他们,你等我半年,我购回粮食和蚕种,还会带来江南那种大叶桑种,咱们南林府,很快就会变样的,到时候,我会让你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受人尊敬的女人。”
文瑾很认真地纠正道:“我继母才是最尊贵的!”
钱隽被文瑾的冷幽默逗得开怀大笑:“是的,是的,我疏忽了。”
萧逸本想悄悄让钱隽带上一万两银票,但看到金关山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便打消了念头,鸡蛋不能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或者说,狡兔三窟,萧逸最后还是另外派人出去,悄悄去买粮。
转眼就是春暖花开,熬过冬天的灾民都长出一口气,官府会定期发粮,能够保证每家天天有两顿稀粥,再加上野菜和萝卜白菜,他们终于能够活下去了。
开垦的新土地上,依然有种南瓜萝卜的,但多数却准备种稻米,这里到处都是水,萧逸手下的官员,又在冬天带人修了灌溉渠和排水沟,大家似乎看到丰收在望,干活也特别有劲儿。
钱隽说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