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扶苏生性温厚仁慈,与儒家的 “仁” 之思想有一定契合之处,儒家强调的道德规范、伦理秩序、民本思想等也对他的性格起到了一定的强化和引导,使他更加注重道德和民生,于是便与始皇帝的专制治国理念不苟同,认为广施仁政才是立国之本,民心所向才是安邦之道。
这种懂得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心向背的品质,蒙毅其实心底也是赞赏的,扶苏能有这样的胸怀与理念,于国于民皆是幸事。
这种能体恤民之艰难,重民心向背的品质,实为难能可贵,蒙毅心中实则也是颇为赞许的,觉得扶苏能有这样的胸怀与理念,于国于民皆是幸事。
但就怕扶苏的这份仁厚,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扶苏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将包裹置于身前的案几之上后,便用那修长的手指缓缓解开包裹上的细绳,随着细绳的滑落,包裹的外层布帛渐渐散开,露出一了本比较薄的书籍。
书籍的封面上写着 《抡语》两个大字,还配上了一个膀大腰圆,面容还有些许凶悍的壮汉。
看到这个画像,扶苏和蒙毅两个人的笑容瞬间就凝固在了脸上。
翻开书面,第一页,还有个引言——《孔子:德武并重传》
春秋之际,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礼崩乐坏。
然有一夫子,诞于邹邑昌平乡阙里,生而异相,身高九尺有六寸,躯貌魁梧,勇力绝伦。尝徒手举国门之关,其栓重逾四百斤,而夫子援之以力,轻若举羽,观者骇叹,咸以为神。
孔子之为人也,不仅武力绝伦,更兼道德文章,六艺皆精。御车则控辔如组,马奔若风;射艺则矢发中的,百步穿杨;且娴于礼、乐、书、数,可谓全才。
其腰间悬剑,名之曰 “德”,剑虽在侧,然夫子志在以德化民,不以武力凌人。怀中更常揣城砖,刻“理”字于其上,示人以理为先,虽有力足以毙敌,而必以理服人。
孔子在世,邦国之间,尚以礼义相尚,干戈未兴,其西去之后,诸侯争雄,战祸连结,遂入战国之乱世,但其遗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影响深远。
孔子之教,不独在文,亦在武;不独在言,更在行。
其人也,可谓圣人!
是书《抡语》,将述夫子生平,展其德武风采,示其礼理教化。
于斯,可观夫子之大智大勇,可感其大德大行。
……
扶苏:“……?”
蒙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