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实验还有步骤可能需要改进一下-——”
刘志达只好又拿来笔记本和录音笔,老师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脑子里想的总是研究课题。
——
术后第二天,杨平在周民主任的陪同下,来看望孟老院士,一起的还有徐教授、辛教授、钟教授、楚教授、戴教授。
“杨教授,没想到你居然可以急诊用胸腔镜做这种复杂的冠脉搭桥,以后多多指教。”徐教授诚心地说。
杨平谦虚地说:“我用的还是徐教授您的手术方法,只不过我年轻点,手上功夫灵活点而已。”
徐教授直言道:“手握13篇CNS,你还说只是手上功夫灵活点,你这水平应该是大师级别的,理论和手术都是大师级别的。至于理论,我们一般人恐怕一辈子弄不出一两篇CNS,你直接发13篇。而手术方面,不瞒你说,就是再给我十年时间,我能够用胸腔镜拿下这手术,但是绝对做不到你这么快。”
徐教授说的全是实话,天赋是必须要承认的因素。
“杨教授,有没有兴趣做我们安贞的客座教授?”徐教授发出邀请。
“愿意相互学习!”
杨平算是答应,这样可以将自己的心脏外科技术以最快地速度扩散出去。
“你可不能厚此薄彼,我们这边也需要杨教授做客座教授。”辛主任不甘落后。
“一样,相互学习!”杨平也答应。
说实话,要不是徐教授的创新术式,就算手术做得再好,手术操作水平再厉害,这一类的病例没有办法挽救,所以徐教授的新术式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这也是杨平现在专注创新的原因,在系统空间里,杨平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术已经做了大量病例,已经炉火纯青,如果现在还是原地踏步,没有意义,所以要开始集中精力进行创新。
聊着聊着来到老院士的病房,老院士已经坐在床边工作。
看到医生过来查房,他停下手头的工作,南应书主任介绍:“这是杨教授,别看年轻,他可是你的手术主刀,当时就是他跟死神赛跑,硬生生把你拽回来。”
随后,南主任又介绍徐主任等几位教授。
孟老要跟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感激,而且幽默地说:
“难怪呢,我去见马克思,马克思说——你的任务还没完成,急匆匆跑来做什么,那边有人扣住的,暂时还放不了人,赶快回去——原来是杨教授这里扣住不放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