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员看陈凡长得好看还乖巧,还在热情推荐,“你这要是再戴个太阳镜,那才叫好看呢。”
陈凡委婉拒绝,“年纪小,家里人不让。”
营业员大妈还不放弃,“那你再买支笔,只要几块钱,你这模样一看就是文化人,哪有文化人不‘戴’笔的?!”
对,就是“戴”,不是带。
这年头出门,只要看见上衣口袋别着钢笔的,那基本上不是文化人就是干部,一般来说,办事员戴一支钢笔,干部戴两支,戴三支以上那是修笔的。
大妈推荐他买钢笔,肯定不是为了推销,多卖货她也没奖金。而是觉得这么好看的小伙子,不戴两支钢笔太可惜了。
陈凡想到大队部发的钢笔经常漏水,自己又要写作,确实需要一支好钢笔,便从善如流,去到另一边的文具专柜。
百货商店的这个角落算是新华书店的直接竞争对手,除了各种文具,还有各种宣传画,和……“枪”?
哦,这里是文体专柜。
看着柜台上的几十杆气枪、猎枪和手枪,张文良有点庆幸,幸好刚才没有和保卫员发生冲突,要不然自己的对手分分钟从一个变成几十个,别说自己这边只有3个人,就是带一个班来,也扛不住啊。
陈凡从文体专柜前走过,仔细打量过后,脸上露出傲然的神色。
哼哼,这里的猎枪没有自己的猎枪好,手枪也没有自己的手枪好,除非把步枪和冲锋枪摆出来,否则他都不屑多看几眼。
只多看了两眼之后,终于到了卖钢笔的柜台。
现在陈凡知道了,玻璃柜台里的商品都贴了价格标签,买得起的直接验货,买不起的免开尊口。
陈凡趴在柜台上,看着里面摆放整齐的钢笔。
便宜的就是一排散货,笔挨着笔、用带有卡槽的托盘固定住,品牌不多,英雄、金星、永生,这些都是老品牌,而且是来自BJ和上海的“上等货”。
“永生”知道的人可能少一点,其实也是上海的老厂,诞生于30年代,曾经一度与“英雄”争锋,可惜,时运不济,“英雄牌”钢笔靠着一部电影,瞬间风靡大江南北,从此以后,“永生”就没有再赢过。
至于金星,本来也是诞生于上海,后来在BJ建立分厂,就成了BJ钢笔厂的牌子,时称“北金星、南英雄”。
而原来上海的金星钢笔厂不务正业,跑去造电视机。没错,就是后来的“金星”牌电视,在当年的包邮区也是风靡一时,敢与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