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并没有想过要把二弟封到海外,不是说舍不得土地,而是要明白,有几个人愿意离开城市上海去柬埔寨乡里生活?
穷人可能愿意,因为穷人的要求低,但是富人绝对是不愿意的。
但是父皇的来信,以及二弟的同意,那么朱高炽就有了想法,如果能把二弟封去海外无疑是很好的开头,对于地方稳定有至关重要的效果。
只是朝廷很难接受,所以朱高炽尽力的解释,希望朝廷能同意。
就算内阁想不通,朱高炽相信以父皇的威信,或者自己强硬的要求下,内阁最后也只能通过,可这不是朱高炽想要的,朱高炽想要的是经过商议和互相妥协后达成的约定,而不是一方面的强迫。
听完太子殿下的想法,杨士奇和解缙也没有坚持。
大明立国初,南北重新一统,融合的态势非常的快速,后人仿佛觉得是天经地义的,而洪武朝的人们的确用尽了招数。
藩王们就藩,不光带去官吏,还有军士和户数。
那么现在面对的是海外,又与南洋很多王国不同,倭国的文化和历史更要成熟和先进,简而言之不是那么好融合的。
不论采用什么政策,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朝廷与倭国的距离太远,需要地方上有个能做主的人,那么藩王就成为了很好的人选,这与内地的藩王又不同。
经过朱高炽与内阁的初期交流,关于高阳王改封东瀛王的消息越传越广。
京城本就是天下的政治中心,人们关心政治。
同时。
京城国子监里发生了一次大争议,还惊动了礼部。
“古人说话用白话文,书写却用文言文,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对话,白话文的语言比较简单易懂,易于表达和交流,而由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限制,先民为了节约书写时间和空间,以及使文献资料更加规范和庄重,便采用了一种经过加工和提炼的书面语表达形式,这种书面语表达形式就是文言文。”
“但是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人就是喜欢卖弄,就是喜欢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做不寻常的事情,与区分自己和普通人。”
“文言文的使用和发展历史里就能看见这种人的身影,充满了恶臭。”
一名穿着中制装的先生故意在鼻子前扇了扇风,不等对面反驳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咱们这国子监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材通俗易懂才好,可有种人啊,生怕普通人看懂了显不出区别,非要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