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教育孩子,底气不足。
“还有吗?一口气说完吧。”李钦载无力地叹息道。
荞儿小心地道:“一口气怕是说不完……”
“小小年纪,居然达成‘罄竹难书’成就,你好了不起!”李钦载赞道。
“爹,您真的在夸孩儿吗?”
李钦载奋力微笑:“你闯了这么多祸,我若还夸你,你不得起飞喽?找一堵结实的墙,站着面壁思过,站一个时辰。”
荞儿也觉得理亏,乖巧地转身面壁。
李钦载揉了揉额头,几个月不见,儿子竟已成了国公府的祸害,长大后难道又是一个臭名昭着的纨绔子弟?
更严重的是,这货还有一群同学,不是皇子就是各家权贵子弟,个个把他当成手心里的宝宠爱着,长大后比他爹强,他爹无恶不作好歹也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荞儿很可能是团伙作桉。
“罚站过后,把《道德经》抄十遍!以后要做个有道德的人!”李钦载朝荞儿的背影喝道。
《五代河山风月》
荞儿吓得一激灵,也搞不清《道德经》跟有道德有啥关系,但还是乖乖地哦了一声。
…………
李钦载昨日被晋县侯,今日消息已传遍了长安城。
不出李治所料,许多老臣和御史表示反对。
二十多岁的年纪,又是英国公之孙,家世显赫,大树底下好乘凉,立的功劳再大,以李钦载的资质也不应该如此年轻就被封县侯。
树大招风了。
封侯岂能玩笑,天子太胡闹了,就算你再宠信李钦载,也不能把爵位当成大白菜乱送呀,李钦载吭哧吭哧被喂饱了,我们可还都眼巴巴地盯着呢。
许多朝臣熬了一辈子,进了棺材也没能得到半个爵位,李钦载倒好,二十多岁轻轻松松便封侯,太不公平了,让那些兢兢业业混迹朝堂的老臣们情何以堪?
于是诸臣联名上奏谏止,请天子收回成命。
雪片般的奏疏飞进太极宫,尚书省早已得了李治的密旨,右相许敬宗将谏止奏疏扣下。
与此同时,长安城突然流传着李钦载出使的事迹。
从半途遇刺,到以牙还牙截杀吐蕃使团,从逼迫两国签下盟约,到孤身入吐蕃大营,与禄东赞针锋相对,从解救鄯州百姓到身陷吐蕃重围……
一桩桩,一件件,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越说越神。
传到最后,李钦载的形象越拔越高,简直堪比张仪苏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