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菜了。
“上官家垂涎你的美色很久了,不如就遂了他们的愿吧,不过上官家的闺女估摸性格比较强势,等你长大后,一定要支棱起来,自家的婆娘,敢炸刺儿一定要拾掇之。”李钦载严肃地叮嘱道。
荞儿也严肃地点头,小脸写满了使命感:“爹放心,孩儿一定支棱起来,爹在学堂用的那根鞭子,不如当作传家宝赐给孩儿,孩儿有个趁手的兵器,定能如虎添翼。”
李钦载眼皮一跳:“你小小年纪,口味还是适当清淡一点比较好。”
见荞儿仍一脸懵懂,李钦载改口道:“等你长大后便送你了。”
…………
科考在即,学堂里也渐渐有了几分紧张凝重的气氛。
除了已经回到长安城的宣城公主,学堂里还有十几名国子监生也要参加今科的科考。
于是天还没亮,便能见到学堂的课室里点亮了烛火,国子监生们各自坐在一方,紧张地做题,巩固知识。
由此看来,古代的学生和现代的学生在心态上几乎没啥区别。
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那种势利之徒。
这群混账平日里玩玩闹闹,李钦载的课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当什么都没发生,等到考试临近才慌了神,急急忙忙吃回头草。
李钦载知道这十几个国子监生最近很努力,都挑灯夜战了,当然足够努力。
可他完全没有给他们补课的想法。
一来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太懒散,必须要给他们一个足够的教训。
二来,李钦载是明算科的主考官,今科的题目都是他出的,跟考生来往太频繁未免有失公正,既然决定做一件问心无愧的事,那就时刻注意谨言慎行。
自己的学生也不能随便开小灶。
连两大箱绝世珍宝都能狠心拒绝的人,还拒绝不了十几个混账么?
所以李钦载索性决定在科考之前,将学堂里的学生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李素节这批不用参加科考的人,另一部分则是国子监那十几个考生。
平日里李钦载上课一视同仁,但下课后,国子监生被改调往学堂后院南房住宿,其他人则住北房。
李钦载还下了令,两拨人若无必要,最好不要来往,给出的理由是让他们安心备考,实则也是为了彼此避嫌。
李素节等人当然无所谓,反正他们不必参加科考,考前的紧张气氛丝毫影响不到他们。
国子监生们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