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杨安玄来到书房,处理了往来信件。身为雍兖刺史,实握五州大权,仅次于刘裕的大人物,向他问好、请示、求官、攀亲的信件多不胜数,杨安玄还没有找到信得过的人帮他掌管文书,只好让孔苗有空时帮他先行筛选。
那些问好、求官之类的信会挑出放在一旁,剩下的重要信件则要杨安玄及时回复。
即便如此,挑出的信件还有厚厚一叠。大半时辰后,杨安玄放下笔,看看案上一堆回复好的信件,心中苦笑,看来要早些找好打理文书的人选了。
起初他想属意表哥袁涛,可是袁涛现在是戏曲大家,每日歌舞宴请不断,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哪里会为案牍劳神。
接着想到杨育,杨育现在是长广郡主簿,等杨孜敬在北青州立稳足根后、杨安玄有意让他转任郡守,两相比较杨育肯定不愿专为杨安玄打理往来文书。
至于杨绰、杨晾等堂兄弟,杨安玄与他们的交往不深,说句实话并不太信得过他们。
自己往来信件中有琅琊王、京中门阀、郗恢、阴友齐以及寇谦之等人来信,有许多事是机密,万一泄露对自己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杨安玄有次向孔鲜提及,孔鲜摇头不迭,直言杨安玄的信件牵涉及多秘密,不便涉足其中。
不过孔鲜向杨安玄推荐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是他所收的一名弟子。
“此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愚所少见”,孔鲜有些激动地道:“六月愚到屯田学庠视察,发现余应不在,问及教师,方知其请了五日假。愚当时很失望,读书之人应勤学不辍,风雨无阻,怎能无故弃学。愚惜其才,便前往其家劝诫。”
“在田间看到余应在田间劳作,趁着歇息时愚上前询问,方知其一家人是安玄从秦国购回的农奴,靠着官府授予的农田为生。得知愚的来意,余应的祖父余德不准其因为农事耽误学业,余应答曰‘不稼不穑,焉能安心读书’。愚为其诚孝所感,收其为弟子,让他随愚读书。”孔鲜看着杨安玄道:“余应一家深感安玄赎身救命之恩,此子必能为安玄所用。”当时杨安玄没有立即答应,现在每天都要花费一个多时辰来处理往来信件,让杨安玄着实有些吃不消,准备改日召余应先处理些简单的信件试试。
起身活动了活动手脚,杨安玄想起白天的那桩烦心事,眉头不禁紧皱起来,麾下山头的情况该如何破解。
山头主义的存在无非是某些人利用权势形成了固有的利益特权,不希望其他人染指,杨安玄想到的办法无非是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