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越加感觉到储粮的必要性。
这段时间除了跑日本的宋飞,要运矿和卖火炮,阮思青也就在登州和皮岛旅顺三地跑跑,不出远海。
旅顺和皮岛都在练兵,建设。
12月底的时候,旅顺船厂出厂第一艘中型战船,四百料海沧船。
这艘船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造好,而且因为造船用的木头处理时间不够,李织说,这船只能短时间用用,最多三年就要淘汰。
丁毅现在没时间等待木头处理好,所以出厂的船都是快速成型的船(用不了几年。)
但三年时间也够了。
三年之后又有新船出来,再用三年再换。
十几二十年后,他前期囤的木头就可以用,到时可以造更大而耐用的船。
徐大堡最开始的三艘船里,有一艘就是海沧船,海沧船在风小时机动性好,而福船机动性差,所以一般是用来配合福船的。
但丁毅这新造的海沧船与徐大堡那艘又不一样。
徐大堡的船是明朝造的,基本是考虑到近海作战,上面配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和装备,很占地方。
按明军的标配,这种海沧船会有:“喷筒50,烟罐80,火砖50,火箭200,千斤佛朗机4门,碗口铳3个,鲁密铳6,药弩6张,弩箭100,核载105人,最大满员130人。”
内部有各种放置物资的夹层。
丁毅的要求是上面只有炮和铳,长枪和盾由士兵随身带,所以内部构造完全不一样。
新出厂的海沧船被命名为:东江1号,上面各有一门佛朗机在船首和船尾,左右两翼各是12磅青铜炮4门,共8门,24磅炮3门,共6门。
一共是16门炮,全部装备好后,会有50名炮手,30个铳兵,20名枪盾兵。10个水手,核载110人,最大满员150人。
这是丁毅船厂第一艘中型战船,他成功的造成,代表了丁毅的工匠和工人水平已经成熟,可以批量建造这样的战船。
这第一艘是造的慢,按李织所说,以后熟练了,按现在的人手,三个月可造一艘,一年能产四艘,当然,前提是不造其他的船。
这产量对丁毅来说当然太少。
他问李织,如果想扩大产量,需要什么条件。
李织愣了下,先说,工匠还算可以,工人太少,需要更多的工人。
又说,还要扩大船厂,船坞不够大。
丁毅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