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堪称世界上第一部枪支管制法。
1544年, 神罗在风雨交加的塞雷索战役中依靠骑兵的簧轮手枪吊打了没法开枪的火绳法军,一战成名。此后簧轮枪开始在欧洲遍地开花,但由于价格限制, 多数只是以手枪形式装备骑兵。
簧轮打火虽然比火绳枪好用的多, 但在16世纪以及17时期早期并没能取代火绳枪的地位, 主要原因一是太贵。这玩意贵族和骑士阶层买得起, 但普及到步兵是不现实的,因此留存至今的簧轮枪大多都是手枪。而步枪绝大多是也都是精雕细琢,且多是线膛枪, 毫无疑问这些也都是贵族老爷的玩物。
另一方面, 簧轮在打火数次之后会被黑火药的残渣污染腐蚀, 而过于复杂的机构对这些残渣耐受度很低, 况且每次射击还得上发条这个操作很鬼畜, 单从射击效率而言还比不上火绳枪, 因此火绳与簧轮在16世纪一直并存, 直到17世纪燧发枪发明并普及之后,簧轮逐渐被淘汰。但又由于簧轮的发火成功率比燧发高,因此拿破仑时期的骑兵还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簧轮手枪作战。
丁毅边走边看着这支簧轮手铳, 打造的很精良, 里面有个钢制转轮, 用卷簧驱动, 这都是钟表级的工匠精心打造, 如果和燧发枪结合,必然威力大增。
关键这玩意配给骑兵挺好的, 预先装好弹, 见面就打, 每骑带两支,着重甲后,完全可以顶住后金的骑兵软弓上去打他们。
施永偷鸡不成蚀把米,肯定不会甘心。
“丁大人,这铳都不要点火,近距离剌杀,真是厉害。”黄斌这时道。
“姓施的刚才就想杀我,还好我反应快,快走。”丁毅道。
七人快步从郑府出来,很快右拐上了另一条街道。
郑芝龙老家在南安,这边是他的参将府,他眼下是水师参将。
七人刚从街道出来,突然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泉州是大港口, 刚刚七人过来时,这街上到处都是人, 很多老百姓和摊铺, 可以用人流如织来形容,但这次再出来, 街上变的十分冷清, 足足一百多长的街上,只看到几十人在走动,很多人表情还有点慌张。
他娘的,丁毅骂着,却不惊慌,沉声道:“发信号。”
黄斌二话不说,转身拿出一个十几公分长,像烟花般的筒状物,点火之后,砰,一道烟花冲天而起。
接着另一个亲兵也是点了个,砰,两道烟花先后上天。
与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