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我们主力怎么办?
明军在浑河对面有两万精锐,至少要过去四万才可以打吧。
豪格还想说什么,其他勋贵们纷纷劝阻,阿济格更说,若是攻城,最少六万才能打明军两万,豪格只好做罢。
这下满清上下团结一心,决定在浑河东与明军决战。
二十四日,明军各部缓缓来到翟家村,双方近三十万大军在几十里的范围内驻扎面对。
每天都有大量的哨骑碰撞。
明军哨骑二十人一队,清兵五十人一队都通常不占便宜,清兵哨骑损失惨重,只能步步后退。
这几年丁毅的簧轮枪经过不停的改造,打的越来越远,现在已经可以在二十米外打破重铁甲。
此战他们的哨骑每人带了四把,有人甚至带了六把,简直疯了。
后来丁毅才知道,有人在经过山海关时,向张其栋的部下要了簧轮枪,一人带六把,专门想干满清哨骑。
清兵是真没办法,现在丁毅的骑兵骑射术也不比他们差,双方近了之后,直接拿铳,并保持距离,不让贴身,一打一个准。
二十五日后,明军的哨骑就推进到小坨子附近,距离清兵主力所在,只有八里左右。
多尔衮几年没和丁毅打了,没想到丁毅的兵马越来越厉害,他心中开始有点慌,但现在已经骑虎难下,这么多兵马聚集在这里,想说撤退也不可能。
他敢肯定,只要他说退,马上和松锦大战的明军似的,全军崩溃,特别这次很多蒙古人都不怎么愿意,如果不打就撤,以后蒙古人彻底要和他们说再见。
当天,他正忧心忡忡的看着远处,突然,天际处传来沉重的号角声。
号角声还没完,满清的哨骑已经跑过来:“明军来了,明军来了。”
“集合。”多尔衮没有犹豫,现在想什么都没有用,只有血战。
清兵这边也响起号角,各营都开始按即定的位置开始集合。
大概半小时不到,对面黑压压的出现一股骑兵,然后骑兵越来越多,最后几乎是满山遍野。
十几万明军排在八里长的战线上。
此时明军和清兵西侧是浑河,东侧是太子河(故称衍水,汉称大梁河,满清称为芦苇河,明朝称太子河)
浑河与太子河中间八里到十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主战场。
这种战场对双方都有好处。
多尔衮选在这里也是精心挑选的,两边都是河,意味着双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