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奏疏,送到赵煦手里时,已经是八月壬申日(十一)了。
随奏疏而来的,还有蔡京对麻袋的抽检结果。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麻袋,都能在装九十斤(宋斤)沙石后,可以被人扛着走上数里而不破。
于是,蔡京对此大加赞誉,说:比之旧法埽石之术更便防洪。
“开封府不错!”赵煦将蔡京的奏疏看完,就点了点头:“是个能吏!”
“居然这么快就凑好了十万个麻袋!”
向太后也道:“六哥说的是,这个蔡京确实是个能吏!”
只有太皇太后有些迟疑:“就是花钱太多了……”
“十万个麻袋光是绢布就支出了一两千匹……”
“汴京织造院一个月,也才织造六千匹……”
赵煦笑起来,对这位太皇太后道:“太母不是一直教导孙臣要藏富于民吗?”
“孙儿觉得,现在不错……百姓得了好处,国家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双赢!”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想起了昨日,驸马都尉王师约家的命妇入宫请安,和她提起过,说是:汴京百姓,皆颂娘娘圣德,官家慈悲……
而且,想想也就一千多匹绢布,价值三四千贯罢了。
后面就算再来十万个麻袋,总支出也不到万贯。
便不再多言。
赵煦则微笑着,他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探事司。
不止石得一,探事司下面主要负责的内臣,如今也都对他表达了忠诚。
如此一来,这个特务机构就彻底成了他的眼睛和嘴巴了。
每天,探事司的人都会将汴京城的事情,细分整理然后上奏。
由冯景或者石得一,借着请安或者赵煦读书的空隙报告。
所以,赵煦很清楚,现在汴京城在发生什么?
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生产,正在逐渐蔓延。
等到这次秋汛过后,这种生产方式就将通过这次的方法,普及到整个汴京城。
而不再仅仅只是果子行、绫锦院、织造院、东染院及其附近百姓得生计。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就业率大增,人民收入提高。
作为大宋天子,赵煦自然知晓,这种情况对他是有利可图的。
所以,订单不能停!
于是,赵煦回头,就再次给蔡京下诏。
命他在汴京城张榜采购竹筐、木框、编织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