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就不是一个量级,就是不知道嘉靖皇帝怎么想。
又等了半刻钟,夏言和顾鼎臣才交出了稿件,秦太监又跑了一次仁寿宫送稿。
当秦太监再次回到无逸殿时,宣布了钦定的评比结果:“第一秦德威,第二严嵩,第三夏言,第四顾鼎臣。”
三名本来互有嫌隙的内阁大士不知不觉间,忽然生了同仇敌忾之心,齐齐斜视着某个半道闯进来的水货大士。
夺冠选手秦德威险些高举双手欢呼几声,这次用归有光看来用对了!
不愧是能够名垂五百年后、以文笔情感真挚闻名的散文家,改行写青词,一样给力!
秦太监没有给秦德威庆祝时间,言简意赅的又一次宣旨:“皇上口谕,命尔等作第二场青词,题为新茶!”
听到这个题目,几位大士一起感到惊异。如果刚才“长生”是个大热题目,那“新茶”就是冷门偏怪的题目了!
尤其秦德威,更是头大如斗,青词并不是他的强项,后世谁会研究青词怎么写啊?
青词本质是写给上天的祷词,新茶这个东西能写出什么祷告内容?又怎么祈福?
这一定是来自嘉靖皇帝的恶意!
四人再次分头回到厢房去撰稿,这次平均用时长了很多,再没有飞速交稿的。
夏言、严嵩、顾鼎臣三人交稿时间都差不多,唯独秦德威最慢,还在里面冥思苦想。
但秦太监这次没有先走,而是耐心的等候着。又多拖延了半刻钟,秦德威免勉勉强强的交出了文稿,被秦太监一起送走。
再次出现后,秦太监宣布了第二场的名次:“夏言第一,严嵩第二,顾鼎臣第三,秦德威第四。”
内阁大士顿时扬眉吐气,终于能对水货大士反戈一击,不至于被水货大士强压了。
然后秦太监奉旨引导四人进了仁寿宫,又来到正殿,四人便上殿朝见。
嘉靖皇帝没管三个内阁大士,只对混进来的水货大士感兴趣,因为两首青词之间的反差太大了。
他目光如炬的询问道:“祈求长生之词甚好,是你早先预备下的?”
秦德威答道:“臣年轻识短,对玄修大道领悟不够,只能靠勤苦练,在家时常撰拟青词,又经反复修改之后,才有一二所得。”
无论怎样,若想在嘉靖皇帝这里过关,总要先把应该有的态度摆出来,嘉靖皇帝真正看重的可能就是态度。
秦德威最大的优势还是年纪,年轻人阅历少,对哲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