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官兵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忽然全都不动了。
陈书吏看自己还要被打,他也总算大致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此时没人救他,便只能自救了,他连忙叫道:「徐千户休要误会!与我无干!听我细说!」
如今兵部尚书王廷相在家躺着,兵部右侍郎詹荣在军机处入直,兵部也就只剩下樊继祖主持工作了。
不过自从夏言回归后,樊继祖便知道,自己的兵部尚书之梦已经破灭了。他现在所能想的,就是如何自保而已。
二十来年前樊继祖曾与夏言共事过并结下了交情,后来在朝廷里,立场也算是偏向夏言的。
可是上次夏言被罢免后,樊继祖就重新投靠了严嵩。所以现在的樊侍郎,正处在惶惶不安的状态。
看到徐世安的叙功文书,又听说了徐世安的来历和背景,樊继祖宁愿自己什么也没看到。
而且樊继祖现在只希望所有人都注意不到自己,万一夏首辅和秦中堂在眼前这个问题上较劲,他樊侍郎岂不就成了两面受气的焦点?
现在严嵩严阁老也靠不住了,弄不好自己就要交待在这里了,两边任何
一方都具备把自己废掉的实力。
思来想去,樊继祖也只能决定,当一个毫无主见的机器,谁说什么就听什么。
秦中堂的人来叙功,就给他办了,如果夏首辅再否了,那就给他否了。
所以樊侍郎就根据徐世安的「大功劳」,公事公办的让书吏起草了一个将徐世安超升到指挥使的揭帖。
不是正式的奏本,而是对上级一种非正式的请示。
然后将揭帖送到内阁,还专门送到了首辅的跟班中书舍人手里,随即又通过中书舍人,第一时间送到了夏首辅这里。
夏言看到这揭帖后,轻蔑地笑了笑,完全没当回事,徐世安这样的小角色,根本不值得费心。
他现在筹画的目标,是怎么在六部里至少拿下两个部!
比起这个目标,徐世安只能算个调味剂。
所以夏首辅直接把兵部的揭帖退了回去,并加上了自己的意见:「数目不清晰,重新核定!」
「这条意见是内阁的意见,不是兵部啊,徐千户又何必为难在下!"
陈书吏对徐世安苦苦哀求说,甚至连内阁都点出来了。反正这个锅他不背,也背不动。
别说陈书吏,就是樊继祖樊侍郎也背不动这个锅!整个兵部,除了王廷相,没人能承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