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海表态很容易,两个月军饷说发就发,可是五千人的军饷,按照现在用中储券来发,每个月也得十元。两个月就是二十,五千人的话,就得十万了。这还不包括军官,如果全部加起来,差不多要十五万元。
这么多钱,突然之间就要发下去,他这个军需处长,就算再会生财,也很难做到。第六师做军火交易,以及贩卖鸦片,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些钱主要用来添置武器,为汪清海招兵买马。
汪清海的兵马只有越来越多,第六师的实力才能越来越强。日本人并不会在意你能力如何,只要你有人有枪,他们就会看重你。现在的古昌,几乎就在第六师的治下,如果汪清海没有这么多人,定国军马上就会过来。
这是很残酷的现实,所以,只要有可能,汪清海就会招兵买马。然而,这一切需要大量的金钱。军队是最需要钱的投资,但回报也最大。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手里有支军队,就等于有了地盘。有了地盘,就什么都有了。
“你不是跟朱慕云在谈生意么?让他早点把枪拿走就是。”汪清海说,虽然第六师也缺枪,可现在,更重要的是钱。
“他那边需要五百条枪,而且价格压得很低。”时栋梁说,按照朱慕云所说的价格,几乎无利可图了。
“朱慕云不是很好说话么?”汪清海皱起了眉头,朱慕云一向肯帮忙,为人也豪爽,怎么这次就要压价了呢。
“倒不是他要压价,而是他的下家要压价。这笔买卖,也是朱慕云介绍过来的,要不然,人家要去古阳买呢。”时栋梁说,朱慕云跟他说得很真诚,而且确实面临价格竞争。
“这么说,我们还得感谢他了?”汪清海不满的说。
“最近有战事,要不把这批枪发下去?”时栋梁问,其实,军饷只是一笔很小的开支。大战之后,武器弹药的损耗、士兵伤亡的抚恤,这些才是大头。
“不行,你马上与朱慕云联系,必须尽快交易。”汪清海摇了摇头,战前最怕的就是乱了军心。而发军饷,就是为了安定军心。
今天他说的话,已经传了出去,如果几天后,士兵没有收到军饷。可以想像,第六师的士气必然十分低迷。没有士气的军队,哪怕装备再好,也不是装备长矛大刀老套筒的新四军的对手。
朱慕云接到时栋梁的电话,虽然一脸的歉意,但心里却很高兴。只要第六师着急了,事情就会好办。
“时兄,六师家大业大,还会缺这点军饷?”朱慕云微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