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这些日子更是昏睡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让谨帝头痛的是,即便如此,大后对朝政愣是掌握的一清二楚,趁今日清醒,太后召见了他,说大齐眼前的灾难是因为国储失德,引起上天不满,才降下天罚,要他为了大齐的社稷着想,罢黜太子,另立新储,以求上天收回天罚,保大齐国泰民安。
太后的废立之意,谨帝早就知道,这次只是借天象做引子罢了,不说燕王弘绵没有太子弘晖宅心仁厚。单说弘晖是前皇后慕容清浅-他此生最爱的女人所生,清浅离世前,他曾对她承诺,除非太子严重失德,否则绝不废立,尤其眼下内忧外患,正是求稳不求变的时候。
一路想着心事,不知不觉来到了永和宫,静妃见万岁愁眉紧锁,也知他为国事担忧,正不知如何劝解,灵机一动,想起了净云大师,于是小心翼翼的向谨帝说道,既然钦天监的意见相左,不如去见见净云大师,传说他已活了几百岁,是个有道高僧,说不定真能参透天意呢。
谨帝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说了声:
“好,爱妃说的有理!”
谨帝七年八月初十,谨帝为求国泰民安。破例去净云寺拜祭,和净云大师长谈了两个多时辰。
谨帝回宫后,于八月十一下旨诏告天下,大意是上天连降异象,大齐竟内连招天灾、人祸、兵乱,此朕之责,朕因此常思己过,施政失德之处……特下诏于谨帝七年八月十三大赦天下,并于即日起天子及众臣素服三月、撤乐三月,以示对上天的虔诚,求上天回转天心。收回天罚,降福于民……
燕王出手了,平阳城中四起的流言和颐春堂门口燕王暗卫明显的增多,让李度忧心不已,因为早就放出谣言,说是主人病卧南方,这些日子南方有信息传来,燕王已派人挑了南方的几个分店,逼问药神的下落,幸亏太子的手谕及时送到,燕王的人才收敛了许多,不敢明面上乱来。
这一日,李度正和欧阳迪讨论药堂的事儿,只见小伙计飞跑进来回道:
“回掌柜的,外面,外面来了许多太监,守在了门口,说是要主人出去接旨。”
李度、欧阳迪听了,猛虎了一跳,不知什么事情,忙放下手里的事儿,摆了香案,大开中门,那传旨的太监姓李,听说颐春堂主人现在南方,也没为难,要李度等人代接圣旨。
见李度等人跪了,李公公面南而立,展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大意是:扬州南部出现百年不遇的瘟疫,又有太后病重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