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以门户传承为赌,此大违武学正道,也让自己一身神功失去本意!”
顾朝辞见他目光呆滞,直如视而不见其物,但他眼神一来,自己周身气机一跳,仿佛自己里里外外被他直接给看穿了。
但九阳真气与北冥真气一遇外力,当即起了反应,迅速游走周身,这种感觉才消失殆尽。顾朝辞紧紧盯住老僧的双眼,冷冷说道:“我的道就是以牙还牙!”
老僧长叹:“本是世之奇才,却成了世俗之人。”
“大师见谅!”顾朝辞了无愧色:“我非仙非圣,本是俗人,争强好胜就是我的魔头。”
老僧徐徐说道:“明知魔头,为何放纵?”
他也盯着顾朝辞看了许久,见其眉宇之间透着寂寞之意,这双眼睛亮如寒星,但又带着一丝萧索,又仿佛一湖平静的秋水,清澈见底,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顾朝辞不假思索道:“魔念丛生,难得解脱!”
老僧目中带着些许疑惑,似乎想不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性情,怎能修成如此超凡入圣的武功。
他知道,自己适才虽只扔出一个枯枝,但当今世上能听到那丝细微之声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更别说接住了。
不禁在心底叹了口气,说道:“居士难得解脱,何不以大伟力降服自身魔头?难道非得灭了少林传承,以求心之所安吗?”
顾朝辞与老僧一边打着机锋,一边紧紧盯着老僧双眼。可从老僧的眼中,还是看不出有任何变化,自己几次试探,就仿佛有颗石子扔进了湖中,却激不起半点波澜。难道他真的已经“七情无常,万虑皆空。”
就像湖中的水一样,已完全干涸?
要知道,佛门武功讲究“无住无着”,以“空”为极旨,道家内功则自“无滞、无碍”而趋“无分别境界”。两者虽殊途同归,练到极高点时甚为相似。
而世上几乎所有武学都不出佛、道两大武学宗教之藩篱,故而武学之道的极致,都在“空、无”二字。
以扫地老僧武功之高,就像一柄不世出的宝剑,不说利剑出鞘,就是放在那里,就应该令任何人也无法逼视。
可无论什么样的剑,一旦出鞘,锋芒露尽,就容易为别人所针对。尤其对方也是绝顶高手。
故而一柄剑,真正可怕之处,不在于它出鞘之后,而在于它还藏在剑鞘之中,下一刻要刺向何处,这才是最令人难以琢磨之事。
他的“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精义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