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应着,看着座次,就在太子下首坐了。
十二阿哥低着头,也在四阿哥下首坐了。
旁边站着的十三阿哥这才在九阿哥下首坐着。
康熙这才看着九阿哥道:“通州织厂造价几何,大概多久能收回本钱?”
九阿哥虽不是亲力亲为,却是统筹规划之人,自是心里有数,就说了一个数字,土地是内务府下的官田,可也按照通州地价折价,还有营造费用,是营造司建设的,也算了人工与建材费用,大头就是织机了,这些织机都是江宁调派过来,再加上织工、染工等耗费,加起来至今用银若干。
“按照现在看来,三年之内应该能有自负盈亏,八年之内收回本钱……”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往后织工每日出产跟上,生产出的物品不积压,每年应该能有三千到四千的盈余……”
时间不算短,可是也不算长。
康熙很满意,织厂的意义巨大,本不是为了盈利来的。
只是能够不再往里扔银子,也是好事。
康熙就看着九阿哥道:“开源节流,才是长久之道,热河行宫,今年开始营造,工部报上来的预算是十二万两银子,你想个法子,看怎么将这一笔银子平了。”
这工程由工部负责,银子却不好从工部支出,否则的话,显得他这个皇帝劳民伤财。
这银子,还是内库拨出。
对于热河行宫的造价,九阿哥也晓得。
也是没有法子之事,主要是热河人少,行宫的人工都要京城这里过去,耗费的粮食也是从京城这里运过去,如此人工就高了,后勤耗费也高了。
还有行宫需要的木石,也要千里迢迢的运过去。
九阿哥之前早想过行宫之事,眼下没有旁人,他也不藏私,就道:“汗阿玛,您要是奉皇祖母塞外避暑,到时候随扈王公勋贵也一大堆人,儿子想着,要不就跟在行宫外修陪城,仿皇城之例,一应住宅与铺面都是官房,到时候商人跟着北上,直接租赁官铺就是,随扈王公勋贵的住处,除了汗阿玛您指的赐宅,也可以从内务府赁房……”
“至于营造成本,等到行宫修建好,正好可以顺带着修造陪城,拿出十万两预算,往后成本收回来了,剩下就都是收益,十年八年的,行宫的耗费也就平了……”
康熙听着,看了九阿哥一眼。
这是卖小汤山的地上瘾了,故技重施,只是私盐成了官盐。
到时候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