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5日。
本格拉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欧洲大战的刺激,整个东非西海岸地区的经济都借助这次历史机遇更上一层楼。
在本格拉的法尔塔新区,一节节列车和一辆辆汽车在这里装卸着从内陆或者本地出发的货物和集装箱。
下午八点,码头工人安东和工友终于完成了最后一节集装箱的装船工作,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渍后,安东坐在水泥地上,对着玛尔斯说道:“今年的活可比去年多太多了,也不知道欧洲还要打到什么时候。”
玛尔斯拿着他那粗大的水杯喝了一口凉茶后,说道:“打的越久越好,虽然这样说不地道,可没有欧洲大战,哪有现在这么多贸易订单。”
“我可不管现在欧洲人过的怎么样,把我们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毕竟欧洲列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他们如果就此衰落,那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
天下人苦欧洲久矣,当然,这种话肯定轮不到东非人来说,毕竟东非也不过区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同样是迫害者之一。
纵观东非历史,完全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崛起道路,是数千万黑人,棕色人种,以及部分黄种人和白人血汗和尸骨上堆砌起来的国家。
而欧洲和东非有过龌蹉的国家,无非就是英国和葡萄牙,但是真讨论起来,至于到底谁是受害者,从最后谁是获益者的角度来看,显然东非肯定不是。
欧洲大部分国家或许心里看不起东非,但是政府层面和东非的关系都是不错的,就算英国和葡萄牙这些年也“摒弃前嫌”,和东非“重归于好”。
英国自然不用多说,从东英和解之后,两国在官方层面算是暂时达成了妥协,而葡萄牙和东非的关系,则完全随着东非国力的增强而导致葡萄牙政府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
显然,葡萄牙人对东非的厌恶和仇恨不可能显然,但是葡萄牙政府却必须“务实”,在1902年,葡萄牙新政府就已经开始转变口径。
不再宣传“东非仇恨论”,“东非威胁论”等等不利于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论,毕竟葡萄牙新政府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上一届葡萄牙政府是借着南非战争失败后国民的的反东非情绪上台的,但是在经过了长期社会矛盾的积累后,东非仇恨论已经无法满足民众情绪的宣泄。
东非牌显然已经无法成为政府转移矛盾的借口,而且葡萄牙政府很清楚,继续碰瓷东非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