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简的天策军、段秀的振武军、罗纲的威武军。他们四个军将会从洛水西面的这处渡口和浮桥进入战场。
而在于禁的这个方面军再往东二里左右,是张冲的本阵和麾下的六个军。
他们分别是赵云的控鹤军、徐晃的飞虎军、郭诵的飞熊军、王罕的骁骑军、陈焕的射生军、以及张祯、朱灵、高顺等人合兵的混编军。
而在这六军之后的是泰山军的十营突骑,计五千骑,其中半数突骑已经被下放到了各军之中,多者千骑,少者三五百,用以临阵决机。
这五千骑中,有千人左右的甲骑,骑将庞德,副将张辽。剩下四千骑,分别是田俊、李虎、李辅、李弼、严纲、马武、徐荣、程普。其中田俊为方面帅。
最后就是围绕在张冲帐外的横撞将了,人数五百,负责中军与战场各军的联系。
此时,这洛水北岸的泰山军八个军就这样东西排列着,之后他们渡河后也会按照这个大体的方位来布阵,只是具体布何阵得等过河才开始。
所有泰山军都是等待着,等待着那最终的时刻。
静悄悄。
……
伊水南岸,袁军的总阵。
此时,随着张郃、李通、李整三个军开拔过河后,这里的军帐空落了不少,但剩下的军帐依旧如繁华一样盛开在伊水南岸的阔野上。
这一次的军阵调度是由鞠义来布置的,当然他现在也只能做些这些顶层的规划了。
此前袁军并不是这样调度,因为那个时候对面的泰山军进攻都比较偏于保守,所以当时的袁军布阵并没有太多的章程,都是依伊水而营。
但后来泰山军突骑奔袭关西军的消息传来后,鞠义认为再不能这样散漫扎营了,不然如果敌军再效仿故计,那袁绍的本阵就危险了。
在怕死这一点上,袁绍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所以很快伊水南岸的袁氏大营就做了很大的调整。
他先是将一个两千人哨军布置在了伊水上游地区,作为自己这边阻遏敌骑抄击的第一处哨壁。
然后在此哨壁的偏南方二里左右,让袁术的大军布置在那里,一方面可以为此哨壁的后援,又可以作为袁术部进入河间地战场的行军方向。
在他看来袁术手上的三万大军是肯定要用上的,而出击方向就是伊水上游,那样直接就从西南面威胁到战场中的泰山军。
而在袁术这边营盘再往东五里,就是袁绍的本阵。
它的本阵大致沿着万安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