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人类历史上的物理学家列个排名,小杨和温伯格大概能排在35-40之间,盖尔曼和特胡夫特等人大概40出头。
但如果要给所有物理学家的数学能力列个排名,那么杨老妥妥可以进入前十。
例如当年小李之所以会在宇称不守恒的问题上主动来找小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杨的计算能力极其强横。
如今这个时代除了特胡夫特,基本上没哪个物理学家可以在数学计算上超过杨老。
因此很快。
杨老边主动拿起了笔,飞快的计算了起来:
“有质量的矢量场不是规范不变的,所以在SU(1)机制中,拉氏量为复标量场和U(1)规范场的耦合。“
“其中 Dμ=μigAμ以及 Fμν=μAννAμ.势能部分 V(||)=μ2||2+λ||||=2μ2||+4λ||3=0||=0 and ||2=μ22λ“
“如果μ2<0,势能最低点对应|0|=μ22λ≡v2,如果=x+iy,画出(x,y,V(x,y))即为最上面的势能区域,其中有两个方向的扰动,半径方向的扰动和沿着左侧的扰动。”
“那么可以考虑如下的两个场ξ(x),η(x).也就是在真空期望值附近如下展开标量场.”
二十分钟后。
吧嗒——
小杨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的笔,哆嗦着嘴角看向了面前的结果。
只见此时此刻。
他面前的这张算纸上,赫然写着一个很简洁的参数项:
=(0,(v+η)/2)UU(0,(v+η)/2)T+12(v+η)2. V()λv44+λv2η2+λvη3+λ4η4+DμA(U)_μ(U)igAμ(U)+Uμig(AμU+igμU)-UμigU(UAμU+igUμU)。
看着这个参数项。
小杨忽然有种冲到电话室拿起电话,立马联系自己导师兼好友罗伯特·米尔斯,然后告诉他杨米尔斯框架的质量项有解的冲动。
七年了.
整整七年过去,小杨痴心沉醉的杨米尔斯框架,居然这样突兀的得到了一个最关键的优化。
更重要的是.
这份优化论文的来源并不是国际上的其他顶尖物理学家,而是大洋彼岸那个一穷二白的祖国?
他们是怎么搞出来这些成果的?
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