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永乐大典?”
听到潘院士的这番话,徐云当即便是一愣。
这似乎不是他应该且有资格参与讨论的话题吧?
况且以《永乐大典》要是出土在其他地方那还两说,当地所属省份的省博或许会尝试争取一下,类似的例子倒也不少。
可《永乐大典》出土的区域就位于首都所辖的永陵,加上它自身的重要性....除了国博也就是华夏国家博物馆之外,还有哪个地方配得上它?
像那尊同样被称为镇国之宝的后母戊鼎,此时便静静的躺在国博之中呢——这尊鼎原本的名字叫司母戊鼎,不过2011年的时候国博采纳了最新的铭文释读成果,正式将它改成了后母戊鼎。
只是关注这方面新闻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一些2011年之前就高中毕业学过后母戊鼎这节课的“老年人”,大多下意识都会继续叫它司母戊鼎。
不过徐云并不认为潘院士会拿这么个答案枯燥的问题来问他,于是徐云仔细思索了几秒钟,心中隐隐有了着猜测:
“老师,您的意思是....在《永乐大典》被收录国博之前,以它为中心做些什么?”
“没错。”
潘院士隐蔽的朝徐云打了个眼色儿,接着一本正经的说道:
“《永乐大典》最后肯定要收录进国博,但它现在毕竟才刚刚出土,还需要走一些对应的流程才行。”
“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保护和校对工作,这两道工序走完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入馆流程。”
一旁的姜成谷等人也点了点头。
永乐大典一共有两万多卷,两卷为一册,出土的书册总共一万多本,因此在进入国博之前,保护手段和书况汇总都是必须完成的环节。
同时《永乐大典》入馆后放置在哪里,受光的强度和角度、每天的参观人数这些细节也都需要论述。
哪怕一群人加班加点特事特办,估摸着也得要一到两个月左右。
随后潘院士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小徐,之前《永乐大典》的挖掘直播效果很不错,所以组织方面在表达赞许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想法。”
“也就是....能不能把处理《永乐大典》的这段时间给利用起来,再组织一次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
徐云眉头一掀,目光飞快的扫视了一遍现场几人:
“老师,听您这意思.....组织上是把这项任务交给了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