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松神色不变,语气依旧温和:“先生所言有理。但清点田亩并非为了难为谁,而是为了确保赋税公平,让百姓安心种田。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另一名乡绅皱眉说道:“刘大人,这话说得漂亮,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会引发民怨。您可有考虑过这点?”
刘庭松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下官自然考虑过。因此特地制定了田亩清点的详细步骤,务求尽量减少扰民。这份文书便是初步方案,还请诸位过目。”
乡绅们将信将疑地传阅文书,渐渐有人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几日后,刘庭松亲自带队,深入田间地头,逐一清点田亩。他亲自与农户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一名满脸风霜的老农见到他,忍不住叹气:“大人,清点田亩能有什么用?赋税一样压在我们身上,谁替我们撑腰?”
刘庭松蹲下身,认真看着老农:“老伯,朝廷就是为了减少冤赋,才派下官来清点田亩。如果您觉得哪里有不公,可以直接告诉我,下官一定为您主持公道。”
老农怔了一下,随即目露感激:“大人,您这话我信了。若真能做到,咱们百姓就算再苦,也心甘情愿!”
他将清点结果整理成册,递交给乡绅代表查看。那位先前挑剔的乡绅看完后,长叹一声:“刘大人,您果然有办法。这清点结果条理清晰,我们无话可说。”
刘庭松拱手道:“多谢先生信任。下官今日得此成果,全赖诸位乡绅的配合。”
朱标看着桌上的捷报,长舒了一口气:“皇叔,陈清与刘庭松果然不负所托。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地方士绅的支持。”
朱瀚点了点头,语气中透着几分欣慰:“标儿,你要记住,这次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的能力,更在于你给了他们信任与支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京城燕王府,夜幕降临,朱棣身披黑色劲装,坐在府中的正堂内,神色冷峻。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刻有麒麟纹的玉佩,目光却始终盯着一副地图,目光中透着深思。桌案前站着几名心腹幕僚,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殿下,通州和南郊的消息属下已经打探清楚了。”李英恭敬地低声说道,“太子派去的那两人,陈清和刘庭松,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赢得了地方士绅和百姓的支持,民间对太子的声望也有所提高。”
朱棣闻言冷笑一声,将玉佩重重放在桌案上,声音低沉却带着寒意:“看来,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