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工程结束那会,沙乌勒·马维塔还在负责欧洲地区的市场关系协调工作,因此对于其中的细节了解不算多。
至少远不如亚尔·肯茨这个亲历者。
不过,看到后者刚才的反应,他大概也能猜到其中的缘由。
其实搁马维塔本人看来,这事根本不怎么值得大惊小怪。
他从1995年开始主持对欧工作,一直到去年才被调回总部,几乎是亲眼看着华夏产品的口碑在欧洲从无人听闻,到声名狼藉,再到多半差评,再到褒贬不一,最后和韩国产品一起瓜分了欧洲平价市场的整个过程。
很多欧洲企业嘴上说着嫌弃,但只要仔细一查供应链,就会发现身体非常诚实。
该用华夏产品的地方一个都不会少。
甚至包括多个北约国家通用的NH90直升机,都选择了比例不低的华夏供应商。
更有离谱的传闻表示,NH90根本就是华夏和欧直集团共同研发和设计的。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马维塔还是不太信的。
总之无论如何,华夏和欧洲之间的绑定程度越来越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两边合计着捏个预警机出来,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也犯不上为了这个事大动干戈。
别人既然顶着达索的名头出来竞标,就说明华夏人并不想利用这件事在舆论上大做文章。
就算赢了,最多也就是自己心里爽一爽。
但想归想。
既然现在肯茨的意思是要死磕,那他也不准备违抗领导的意思。
“那……不如让华盛顿那边出面施压?”
和多数大卫国人一样,马维塔在遇到事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美国帮忙:
“就算华夏那边不吃威胁,阿联酋和法国总要考虑美国人的想法吧?”
这个提议表面上看确实不错。
但在政治上就显得过于幼稚了。
肯茨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摇了摇头:
“华盛顿或许会为了我们付出任何代价……但不可能是在这种事情上。”
“近两年欧洲那边的势头很猛,不光在经济上想要取代美国,军事上也有谋取独立防卫的倾向,美国那边的态度应该是先采取绥靖政策,然后找机会从欧洲内部突破……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简单按照冷战时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其实有另外一件事情肯茨并没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