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前者,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会,如果能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都能直接成为控制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在博士毕业之前曾经鼓起勇气尝试过投稿,但毫不令人意外地石沉大海,唯一的回应是一封固定格式的自动回复邮件。
“那就选你好了……”
常浩南从抽屉里抽出一摞信纸,提笔开始写回信。
除了按照惯例的客套问候之外,就是简单说一下这个期刊的情况。
作为行业内顶刊,它自然有一些自己的调性,例如投稿流程相比同行要复杂一些。
好在京城已经普遍接通了互联网,徐洋不必采用跨国信件的方式进行投稿。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常浩南也希望能有一个足够一系列的国内期刊,能够接得住这篇论文的分量。
由西方学术界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评价体系,本身就是科技霸权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事情,不是他随便想想就能完成的。
以华夏目前的科研水平,国内的期刊连自己人都不会去看,很多人甚至把国外的论文翻译过来,直接发表在上面。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华夏这边出现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大概要到2010年以后了。
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
常浩南盘算了一下,以目前的效率,更大的层面不敢说,在某些细分领域,花上三到四年时间追上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把“产品”做明白,问题应该是不大的。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考虑依托华夏科学院或者京航大学,搞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出来。
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实现从0到1质的突破,后面的数量叠加反而不会是什么问题。
至于更长远的事情,比如建立一个取代SCI的评价标准,那大概要等到华夏的科技实力整体领先于世界的时候了。
但这一天总会来的。
(本章完)
70154398
十月廿二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