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问道:
“但京都议定书毕竟是7年前就签过的老文件,就算再怎么找补,内容也不可能有所变化了……”
见到常浩南如此反应,丁仲理暗中松了口气,接着点了点头:
“实际上,拿京都议定书里的内容说事,应该只是转移我方注意力的手段而已。”
“我个人推测,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在今年末启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中施加压力,从而推动在下一次气候协定中限制我国……甚至是一步到位地限制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说完这些之后,或许是担心常浩南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下便继续道:
“不瞒你说,我的老本行是搞地质研究,很清楚过往几百上千万年当中地球所经历的各种灾难性极端气候……所以,我不反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在可见的未来内,人类现代文明都只能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说得更直白些,排放权就是发展权,所以减排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平。”
“我们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哪怕获得的排放总额和美国一样,也相当于只有他们四分之一的人均排放权,这还不算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里已经肆无忌惮排放过的那些存量……”
丁仲理转过身,眼神直视着比自己高了小半个头的常浩南:
“常院士……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就相当于锁死了我们的发展上限呐……”
“所以吗,丁所长的意思是,想让我在这件事情上表态支持你?”
常浩南直球提问道。
被一语道破目的的丁仲理稍微愣了一下,但随即恢复了一开始的从容:
“没错。”
“你我都是技术人员,单靠自己不可能在像是IPCC这样的国际政治场合下发挥作用,所以必须要让决策层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我们应有的强硬态度,只是……仅凭我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影响力还是有所欠缺,而如果常院士你能加入,或许就能改变上级领导的看法。”
应该说,丁仲理的整个思路是没毛病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在评估报告中加入“全球变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有利”的内容。
因为这是在谈判过程中掀桌子的底气。
而只要不怕掀桌,哪怕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排放权公平,至少也能争取到相对有利的条件。
不过,常浩南在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