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刊如《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Advanced Materials》之类还是有点困难,过稿率比较低。
但投国内的核心期刊,又觉得有点不甘心,因为这项成果已超过了国内任何一个材料实验室的成果,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何良傅提议道:“你俩要不试试投《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它由米国化学协会创立,也是一区的期刊,虽然创立才十几年,但影响因子已达到8.7左右,我觉得有八成左右的机会能过稿。如果实在不行,再投国内的核心期刊。”
胡青峰却忽然道:“我建议投《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这是《自然》的子刊,影响因子有38,这次我们的实验模型非常有独创性,指不定能过稿。”
何良傅迟疑道:“《nature materials》?我估计只有五成左右的过稿率,而且这个《nature materials》对于行文要求和外语水平较高,我们夏国的学者以往哪怕能在上面发表论文,都往往经过好几次的修改意见。”
两个教授之所以对于投稿投哪里如此慎重,主要是考虑到审稿时间,这些影响因子高得离谱的顶刊和一区期刊,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稿时间都要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很多时候还要返回修改意见,几个来回又拖上半年,最后修改了也未必能发表,所以基本上不会打着“这家过不了稿再投下一家”的念头,而是选择过稿率较高、影响因子又相对较高的期刊,避免浪费时间了,也避免因为投稿时间过长而有人抢先发表类似成果的论文。
胡青峰和何良傅以前也投过这些国外顶刊和一区期刊,自然深知其中的困难。
像秦克和宁青筠之前所发表的那些数学论文、物理论文,都是一次过稿,没返回过审稿修改意见的情况反倒是比较少有的。
秦克想了想道:“那就投《nature materials》吧。”
他的特殊分支科技“材料技术”开启时,系统赠送过LV1的材料技术相关理论知识一百篇,里面就不乏《nature materials》里的经典论文,秦克对于《nature materials》的论文怎么写还是有心得的,何况宁青筠最擅长的就是根据不同期刊的要求与行文风格来写论文,到时两人合作,想弄出一篇符合《nature materials》审稿喜好的论文是不成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