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店前,店门口挂着的玻璃风铃格外醒目。
风铃上是红色小鱼的图案。
夏墨想,他这回来对了。
……
民宿内部整体是原木色,打的灯光也是更偏暖调。两层楼,一楼大堂中部正对门的位置是前台,以前台为中线,将大堂分割成两个部分。左侧的位置摆着条长桌,和一张简易的台球桌,墙面的置物架上放着不少手工雕刻的装饰品。右侧则是一套木质沙发,应该是等候的区域,角落里放着植物和迷你书架,架子上有部分刊物。
抬头望向二楼,二楼走廊上,于前台正上方的位置有个大窗,窗外对着的是山上的景色。屋顶也有个小型的天窗,大晴天的话采光应该不错,只是这两天天气不好,显得有些阴沉。再看楼上楼下的房门数,民宿整体的容纳量比较一般。
而且来的路上夏墨看过车窗外的情况,假如他是投资商,帽儿山这个地方...并不适合开发做产业。那这个民宿的存在就很奇妙了。当然,也不排除这是灾后重建的差强人意。
走到等候区坐下,睨到旁边的迷你书架,然后从上面拿出一本,上面写着观光指南。更有意思的是...这本指南属于月刊,这本刊物的出版日期是去年。
再拨弄了下架子上其他刊物报纸,都是新日期,唯独夏墨手上这本是旧刊。
月刊是宁城本地的内容,无非是景点地标,它既然出现在这里,帽儿山自然也被收录其中。刊物上的照片与今日夏墨所见的实物差距甚大。帽儿山的卖点是原生态的百草园以及半山腰的红枫林,奈何经历去年的泥石流,原本山顶往下的观光缆车无了,图片里漂亮的柏油路也没了,变成了最简易的水泥路。至于山间的栈桥是否尚在...得等夏墨抽个时间去看看。但观光缆车都损毁的情况下,想来也岌岌可危。
刊物搭在腿上,夏墨望着屋顶的天窗,看上去在发呆,脑子在转。
假如帽儿山的卖点是山顶百草园,那这条旅游产业十有八九是乔家人办出来的,一来回本当时购买地皮的钱财,二来可带动当地发展。一个封闭贫瘠的大山和能促进经济的热闹景点,上头的人肯定选择后者。乔家来往这遭,算是名利双收。
宁城这个地方,能出头有名堂的都是大家族,大家族又是枝繁叶茂、人口众多的代名词。可微妙就微妙在,树虽粗壮高大一眼望不到头,但枝叶却不会只往同处长。人要是在自家的产业上栽跟头,最大的可能就是内部矛盾,一般分为保守派和开新派,乔家内部怕是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