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活的。如果只是演的真,那为什么不直接找普通人演?演的再真也没有真的真。比如运动员演运动员或者工人演工人。
比如《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偷自行车的人》主演是刚失业的工人。《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当时还没学表演。很多电影找的非演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演十多岁,但是李安培训了三个月。
有人质疑流派和表演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啊,看导演的需求找演员啊,按照导演的需求演啊;
问题就在于,演员是塑造角色的,而电影中的角色一般都是典型人物。
必然是共性中带着个性的;
比如《觉醒年代》中的***。历史上一定是这样的吗?未必是,但是于和伟在***的框架下演出了他自己的理解和个性。
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塑造一个典型人物,人物如何立体。
在真实的基础上更加典型;
实事求是的说,“演得真”根本就不应该是演员表演要追求的方向,因为表演追求的是“演得像”。
比如某些擅长演古装人物的演员,他们饰演的角色和真实人物隔了十万八千里,一点也不真,但是依然能收获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
再比如某些戏剧表演,现实中根本就没有人会那么说话,他真吗?
梅兰芳演得杨贵妃更是表演假的极致,但是却也是像的极致。
像是什么?像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审美习惯和固有认知基础上的合理想象。
比如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人们判断表演会更多依靠生活经验,而对古装剧则更多的是基于固有认知基础上的合理想象。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和珅,人们的固有认知里和珅是大贪官,是个坏人,而在古代多数人都没有看过和珅长什么样,也很少有人有能力或者机会去读严肃的文字,于是和珅在民间的形象通常就是在一些通俗文艺作品里的形象,比如相声,在这些作品里和珅可不能高大英俊文武双全,纪晓岚也不能是个好色的矮胖子,于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二人的外形几乎换了个个儿。
所以张国力和王钢演的纪晓岚与和珅,虽然和历史史实完全不沾边,但是符合人们的固有认知,虽然这种认知未必符合真实情况。
还有一种叫审美习惯,比如梅兰芳演的杨贵妃和范冰冰演的杨贵妃,你让中老年和00后来评价,他们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中老年有京剧的欣赏习惯,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