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同仇敌忾的姿态,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然,事后张骥免不了又去教训张元瑛一番,直把张元瑛拾掇的神智都有些不清楚了。
内心深处的黑暗被释放,张骥觉得这样不对,可面对张元瑛的时候,总是收不住,看来还是张元瑛太能拉仇恨了。
沈煌办事很有效率,居然在金陵开办了一次文会,延请了吴中七子,这里面就包括了其他三位才子。
名头也符合张骥的意图,那就是借郑和宝船说事,顺带的歌功颂德一番。
国舅建昌侯的名声,在江南还稍微好一些,尤其是在淮安府赈灾的举动,收割了一波好感,否则这个文会能否举行都不好说。
张骥如愿的见到了其他三位才子,年纪和唐伯虎差不多,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最年轻的是徐祯卿,这位也真的是个丑角,比大头仔的状元郎还恶劣几分,难怪在以貌取人的官场,仕途不佳。
但这几位是真的有才学,诗词书画皆有独到之处,张骥借着和唐伯虎的关系,又会几手素描画法,很快就和三位才子聊到了一起。
祝允明等人对建昌侯并不陌生,因为和唐伯虎多有书信往来,对建昌侯在科举舞弊案中的作用非常清楚。
都知道如果没有建昌侯帮衬,唐伯虎和徐经铁定玩完,一生都得被耽误,顶着科举舞弊的帽子,注定要穷困潦倒。
对于挽救了唐伯虎的张骥,祝允明三人先天的有了先入为主的好印象,而张骥对他们也没有拿架子,特别是面对比较丑陋的徐祯卿,竟然没有丝毫异样,这就十分难得了。
张骥经过交谈,深入了解,觉得四大才子一生都不怎么幸福,是有原因的,性格多少都有些缺陷。
比如唐伯虎的狂,那是真的没边了,文徵明和祝允明的驽钝,再就是徐祯卿因为长相,或许是自卑,性格也有点扭曲。
既然相识一场,还算圆梦了,张骥也没忘拉扯提携一二。
徐祯卿有官职在身,虽然是个从八品的国子监小官,却也更好运作,淮安府不是受灾了吗?他就给王恕写了一封推荐信,顺便还给马文升这个新任的吏部尚书写了封信,推荐徐祯卿做一任知县。
如果徐祯卿真的有些能耐,一任知县的任期怎么都能脱颖而出了,还是不行,那就是徐祯卿自己的原因,谁提携给机会都没用。
至于祝允明和文徵明,这两位就可以去国子监陪唐伯虎读书去了,国子监生的名额,对张骥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今年正好还有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