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越堵得慌呢?
姜秋菊嘴里含了一块儿糖球,手上拿了一颗,一撅哒,摔了门帘子走了。
她看着姜英秀那张笑么滋儿滋儿小脸儿,就觉得刺眼,气不打一处来。
知青们跟村里的娃娃们熟悉了没多久,又洗了洗晒了晒,把几间地窨子好好拾掇了一番,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七,就开始跟村民社员们一起上工了。
不过,别的村民社员们,上工就是上工。干活儿、劳动,就是他们的日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知青们上工,却欢快得像是要去郊游,还带唱歌的。
从《九九艳阳天》、《小扁担、三尺三》,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再到《东方红》、《打靶归来》,几乎是想起来什么,就唱什么。
你唱完了,我就接上。
男声女声都有,还一个个的嗓子都挺好。
要是去参加好声音,就这嗓子,肯定四个导师都得转身。
一大早晨,知青们就扛着锄头、铁锹、冰镐,一个个的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地出门了。
明明早饭也没吃啥好东西,就吃了点干粮、喝了点凉水,就跟吃了山珍海味一般的开心。
人还没全都走出地窨子的门,歌声就飞了满天。
姜家离知青点不算太近,但是也不是很远。
那边炊烟袅袅的、这边就看得到烟火,那边唱着歌儿就出了门儿,这边也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姜英秀这着这帮活泼泼的年轻人,自己的心情竟然也莫名地跟着愉悦了起来。
姜英秀一整天都带着笑。
不过散工的时候,听说有几个知青连路都走不动了,是同伴们扶着回到知青点的。
刚开始干重体力劳动,这帮城里孩子,都不大习惯。首先就是还不大会发力,所以抻到筋了,肌肉也有不同程度的拉伤。
这帮城里娃在家里并不是养尊处优、什么活计都不干的少爷小姐,不然也不会这么激情四射地,跑到农村的广阔天地来支援国家建设了。
只是,他们作为城市人,干过的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无非就是买秋菜的时候把上千斤的秋菜晾晒一番、晒过了好放进地窖储存。
或者买煤炭的时候,一铁锹一铁锹地把煤块儿或者煤面儿,从煤矿送货的车上卸下来,再搬运到自家的仓房里。
但是,跟在农村种地、侍弄庄稼、兴修水利设施比起来,这些活计,全都得算是轻巧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