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只差把脏话骂出口,虽然未说出口,但那眼光已然表达了一切。
这种免除只能自己使用,绝不能外借,给其他同学用更是不可能的事。反正只要自己挨过打,试过那三次,只要有免除的机会就一定会用,基本上就不会再当那个傻傻挨打的“憨憨”了。
如今回首,那些或紧张或庆幸的画面一一浮现在脑海。那不仅仅是关于分数和挨打,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独特风景。我们在这样的规则下努力着、挣扎着,体验着学习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那戒尺仿佛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而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变得成熟,懂得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了努力的价值。
数学老师,似乎总喜欢在课间午休时忙碌地布置作业。她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我们则在下面紧张地抄录着,然后计划着利用那点闲暇时间去完成。她身上有着大多数数学老师都有的那些“通病”。
然而,唯一让我们庆幸的是,下课铃声一响,无论她是否讲完,她都绝不会再继续,而是会说下节课再接着。那一刻,我们仿佛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都飞了出去。除了那些极致爱学习的同学,或许他们还能在这束缚中找到一丝乐趣。
回忆起那些时刻,心中既有无奈又有感慨。我们被作业和课堂紧紧束缚,却也在这过程中慢慢成长。那课间的忙碌与期待,那铃声响起后的小小解脱,都成为了生活中独特的片段。我们在这看似压抑的氛围中,依然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努力去适应,去突破。那位数学老师和他的教学方式,就像是我们青春路上的一个特殊标记,让我们在回首时,清晰地看到曾经那个努力又有些迷茫的自己!
袁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来自农村的他,让刚换了老师的同学们一时很不适应他那不同的教学方式。的确,事实残酷地摆在眼前,考试检测三个班时,我们班竟是最后一名。他身兼班主任,任务繁重,压力自然也不小。
然而,当我们即将小学毕业时,他对我们说的那些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那时我们的语文成绩最终能夺得第一,真的是极其难得,而那两年付出的努力都变得无比值得。他感谢我们的配合,毕竟他比数学老师还要严格,比成绩、比品德、比教学成就。
写作上,若是不行就只能使劲写。四人一组,每人轮流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本子上写着四个同学的名字,自由组合。他有时会定题目,有时让我们自己决定,要写的内容写在最开头,他知晓便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