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昭明是辽帝的第十七个儿子。
从理论上来说,他属于皇族,就算他爹很能生很能活,但作为皇子,生活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很糟糕才对。
但偏偏他生在辽国。
辽国起于草原,长于游牧,所以在继承这件事上的风格与中原的魏国相去甚远,在中原生为皇子,如果遇见山河破碎的年头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国力还鼎盛,那就纯属于投胎来享福了,只要没兴趣去争一争那皇位,平安喜乐地活下去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逢年过节去给自己当上皇帝的兄弟拜一拜年,其他时候窝在自己的封地,只要不脑袋一抽起来喊一声奉天靖难,就连史官都得捏着鼻子认一句贤王。
只可惜这一套在辽国行不通--辽国的权力制度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部落时期的一些旧例,比如除了部落继承人其他的成年子嗣,就得分些牛羊分些族人赶他出去自己过日子,你要问日子过不下去了想回部落来啃老怎么办?
不好意思,压根就没这样的说法,不提着刀子把你赶出去就算是客气了。
而在辽国开国之后,这种鼓励皇子自己干活养活自己的风气也延续了下来,而且辽国不太讲究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事情,只要皇子中有能力出众的,或者只剩一个还活着的,那就是下一任辽帝。
辽国的史书不算长,但这样的故事已经有很多了,现在这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辽帝当年是怎么上位的早已无法考究,或许只有等下一任辽帝也历尽艰辛爬上那个位置,才会用解封当年史书的方式,来吸引去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掉自己又干了些什么。
一代代辽帝就在这种略显原始和血腥的竞争方式中厮杀出来,不得不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虽然最后爬上去的皇帝杀性可能有些重,但起码不会太蠢,每一个皇子成年之后都会在军中或者朝中任职,起步有多高通常看当时的局势和他们老爹的心情,而在如今辽帝除了夭折的几个外的十九个儿子之中,耶律昭明便是最不受重视也最奇葩的那一个。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个野蛮人中的读书人--这一点从司徒鄢是他的朋友,而左相是他半个老师就能看出来。
再加上他年纪太小,懂事时自家的兄长们都能独领一军了,而他在军中豪无声望,竞争皇位基本没了指望,在朝中任文职又难免一身酸腐气,尤其是不擅长看眼色,在几次风波中都站错了队,便导致连最后养活自己和两个老奴的官职都弄丢了,只能每个月到了月初跑到辽国近些年才有的宗人府打秋风,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