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太远就不说了,眼皮子底下的倭国和高丽却躲在角落里玩泥巴,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起码不用担心高丽和倭国能跳出来改变天下局势--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他们自己玩自己的,魏国找不到什么理由出兵。
倭国就不说了,都开始鼓励江南私掠了,也不缺什么借口;高丽就麻烦了,如今魏辽暂时止战,高丽毕竟是辽国的属国,贸然出兵高丽,辽国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因为魏国收复幽燕后已经有能力从陆路接触高丽,一旦高丽转头跟着魏国混,辽国终究还是会很难受的。
顾怀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看完了徐缙的信。
而等到看完那最后两行字迹时,他才放下信一声长叹,感叹自己当初在江南寻找到徐缙果然是做得极正确的一件事情,就这么个局势,徐缙也愣是想出了办法,能让魏国找到出兵高丽与倭国的路子。
--既然倭国内部打成那样,没办法入侵高丽,那让高丽去入侵倭国不就行了?
至于倭国的大魏属国身份,倭国境内那么多诸侯,总是能找到软骨头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高丽承平百年,实在没什么理由跨海去打倭国,可这世上的事只要有了路子可走,那就总是有办法可想的。
徐缙已经派了人,如果不出意外,那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高丽...
......
耶律昭明到了邯郸。
作为辽国送来的质子,说实话他的待遇还算不错,起码没有被严刑拷打,也没有被幽禁,虽然难免遇到些异样的眼光,但打定主意当缩头乌龟的耶律昭明进了真定后就没出过门,也就没引起什么像样的风波。
实际上如果不是大魏的靖王让他来邯郸,他还打算一直在真定窝到魏辽再度开战为止呢。
这一路走到大魏的腹地,耶律昭明看到了许多东西,他看到了魏人和辽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到了北境无数开辟的土地和对未来充满热情的平民,他也看到了所有人对那位靖王的拥戴,很多时候他总是忍不住想,如果代入那位靖王的人生轨迹,自己能走到他今天这一步么?
大概是不能的,不对,一定是不能的。
一个毫无背景没有出身的平民,在短短几年内爬到一个帝国的顶端,甚至成为扛起整个帝国的人,这种故事太过于富有传奇色彩,如果不是真实地发生在眼前,耶律昭明大概只会把它当成一个故事看,而偏偏他的人生现在和这位靖王产生了交集,虽然连对话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