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北境往南的官道上,被数千亲卫环绕的马车慢悠悠地行驶着,略有些稚嫩但却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从马车内传出来,透过挑起的车帘,依稀能看到跪坐在桌前的小皇帝正摇头晃脑,抱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书吟诵着。
头戴梁冠,书生打扮的顾怀放下手中的折子,一侧静坐的崔茗自然而然奉上热茶,顾怀看着眼前年纪尚小,但因为这些时日苦读经义诗书,有了些儒雅气的小皇帝问道:
“今日既读《黍离》,此乃《诗经·国风·王风》第一篇,可有感悟?”
小皇帝脖子一缩,他这个年纪,读书只能是略懂其意而不求甚解,哪里能有什么感悟?可看顾怀问得认真,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答叔父,此篇为第一篇,是因为王风采的是周天子都城之风,此篇写于周幽王之乱后宗周灭亡,平王东迁,天子势微诸侯混战,春秋战国就此开端之时,东周大夫西行过宗周故地,见黍苗生于昔日宫殿之中,恰如当年武王伐纣后纣王叔父路过商朝故都,见其中生满黍苗,悲伤难止,所以才彷徨忧伤做诗悼念...”
“嗯,不错,起码不是死记硬背,”顾怀欣然点头,他拿起一盘糕点,递给小皇帝,轻声道:“一个经历诸侯战乱的东周大夫,以商朝灭亡的典故,悼念宗周衰亡的诗作,列在王风第一,的确合适,但抛去刚才所言种种关于兴衰罔替的微言大义,只以诗意而言,此篇也足以列为王风魁首,其中浩荡哀思之意,令人闻之几近感激涕零。”
他看着小皇帝拿起糕点却不敢吃,正襟危坐生怕自己恼他听课不严谨的模样,叹道:“国力衰微,王朝更替,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历史总是向前的,有些时候,成败要看淡,不要有执念,须知今日念念不忘之事,过个十年百年回头再看,也不过是一笑而过罢了。”
小皇帝似懂非懂,茫然抬头问道:“可叔父,若心性如此淡泊,当世人如何争当世事?就如眼下魏辽,若是不奋起而争,若是辽国南下...”
“所谓淡泊,不是不争,而是要学会接受,”顾怀说道,“当世人争当世事这句话很好,人之一生,便如逆水行舟,须当奋勇向前,但也不要因为一丝执念,心上蒙尘,要有大气魄,才能走得更远。”
“是,叔父,我记下了。”
“看你好像还有疑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