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就有相应的电车轨道技术。但当时西门子公司展现出的电车动力太差,平均速度只有13公里每小时,还只能坐几个人,明显无法商用。
在德国和西班牙交换的科技当中,西班牙就获得了这样并不成熟的轨道交通技术。经过特斯拉和电力实验室的改进之后,目前的轨道电车动力获得了不小的提升,平均速度也提高到了20到25公里左右。
轨道电车对于城市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作用不低于后世的公交车和地铁。
当然,轨道电车的运输能力肯定是比不上地铁的,载客量和一辆公交车差不多。
1880年3月27日,卡洛在电力实验室看到了西班牙第一辆有轨电车,并且亲自感受了一番这辆经过改进的有轨电车。
除了速度获得大幅度提升之外,电车的车头体积也小了很多。目前从外观看去,有轨电车和火车还是很像的。
20到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对于有轨电车来说已经完全足够,毕竟这是在城市路面上的轨道上运行的车辆,速度并不适合太快。
有轨电车的轨道就在公路上,电车到来之前,路上的民众需要让出轨道给电车行驶。而在电车驶过之后,电车的轨道又和公路一样可以给人们行走。
有轨电车给卡洛的第一感受,那就是速度很快,能够有效提高西班牙城市人口的流动效率。
确定这样的有轨电车已经可以投入到市场之后,卡洛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决定在西班牙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建设有轨电车,让西班牙的民众都能享受到如此方便的交通方式。
当然,如果全部由西班牙政府来建造的话,这绝对是一大笔支出。
有轨电车并不是什么太过重要的交通工具,卡洛自然是允许国内外的资本参与其中,大家共同吃肉喝汤的。
只要有轨电车受到欢迎,民众乘坐有轨电车就会产生收入。这些收入会回馈给投资的资本家们,资本家们能赚到钱,民众们能享受到方便的交通方式,西班牙政府又能加快各城市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这简直是三赢的买卖。
对于已经用马德里不夜城吸引了欧洲目光的西班牙来说,如何引进国外资本投资有轨电车就变得简简单单。
1880年3月29日,西班牙政府宣布4月16日将会在马德里举行有轨电车展览会,向国内外媒体公布西班牙在电力领域的又一大突破。
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除了想引进国外资本推动西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