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着孩子在麦田边上等待,并不着急下去拾麦穗,而是跟孩子们讲些关于收割粮食的故事、道理等等。
大人们逐渐割远,那些割下来的小麦,有村民用架子车运去碾场那边。
架子车是用结实的木料做成,两边装有两个轮子,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
拉车时站在车把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拉动。如果车上装的东西较轻,也可倒行推着走。
一直到后世,架子车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村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它来运输,种田用它往地里运肥,往家拉麦子、玉米、棉花等,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砖头。
“好,跟我下去拾麦穗,不要乱,听指挥。”周老师跟学生们说道。
师生们带着竹篮子、筐子等器具。
同学们来到麦地后,在老师的安排下,几十名小学生一字排开,从地头开始,像战士排“地雷”一样,一起慢慢的往前推进,捡拾村民收割完小麦后掉到地上的麦穗,争取一穂也不能“漏网”。
在拾麦穗过程中,有的个别调皮男生就会抓到马蛇子、蚂蚱、青蛙、蚯蚓等故意往女生身上扔,吓得女生大喊大叫。
“怎么回事?不准调皮。”小兰老师严肃地喊道。
小家伙们很怕严肃的小兰老师,不敢调皮了。
不过,那都是一时的,很快又有男孩子不好好拾麦穗贪玩,和同学打闹,看到有的女学生拾麦穗多了,就偷偷抓一把放到自己的筐子里去。
对于这种行为,小兰老师自然不会视而不见,逮住一两个,教训了一通。
还有的男生拾麦穗太少,害怕老师看见了受批评,就在筐子底下放一些杂草和树枝子,上面再盖一层麦穗,用来“欺骗”老师。
那点小把戏,能瞒得过老师?
很快,被捉了个现行。
他们周家庄只有一个大队,还好些。
不像有些地方,需要轮流给村里的生产队拾麦穗,今天给生产一队拾麦穗,明天给生产二队拾麦穗,后天再给生产三队拾麦穗,以此类推,避免个别生产队有“意见”。
在拾麦穗时,发现有的田间地头有撒落在地面上一些麦粒。
老师见了可惜,就用筛子或细箩,分离麦粒与微小尘土,把麦子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真可谓“颗粒归仓”,一粒也不能放过。
而这时候,周益民那边正在实测打麦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