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还没等朱元璋出发呢,这一大早的,工部尚书就前来求见了。
朱元璋一听内侍禀告,就知道工部尚书过来肯定是为了水泥和玻璃的事情。这个事情,他也关心,便先接见了工部尚书。
朱元璋果然没猜错,工部尚书前来求见,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朱元璋给他交代了,这是国之重器,要他尽快按照那份资料做出来。因此,工部尚书不敢有一点怠慢,立刻抽调京师中最熟练的工匠开始做事。
然而,就算是最熟练的工匠,面对来自朱海军的这份资料时,也是为难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古今表述,常识的不同而引发。
又因为所谓的熟练工匠,大部分也只是手艺比较好,能把学到的手艺做得不错。可他们未必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就不错。
面对朱海军的资料,他们感觉说法奇怪的内容,比如说耐火砖,酸碱度的区别等等,他们可能可以根据经验来尝试,说不定能和他们的认知结合起来。可偏偏朱元璋交代了,这是国之重器,这么高的评语下,加上朱元璋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工匠们可不敢随便尝试,甚至连发表看法都不敢,就等上官决断。
可是工部尚书都没实际经验,也没后世的常识基础,就更是无法确认了。
好在朱元璋也交代过,遇到难题要上奏。工部尚书在水泥制造上坚持了几天之后,又得到玻璃配方,他就扛不住,终于跑来朱元璋这边上奏了。
之前朱标和朱元璋拿到朱海军的玻璃水泥制造方法,他们虽然看过,哪怕他们不明白,却觉得工匠肯定知道。
因此,当朱元璋听到工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说明了来意之后,还是意外了一下。
他的眼里虽然容不得沙子,但却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并没有因此责罚工部尚书,而是想了一会之后,便带着工部尚书收集的问题赶去朱标那边了。
等朱元璋赶到的时候,这边已经对话了不少时间。朱标让人表演完,还给朱海军说了美食比试的事情。
朱海军看到朱元璋匆匆赶来,便先表示了感谢。集大明全国之力,针对性的收集美食配方,不管怎么样,总有一些能用的,这让他对未来的那个赚钱计划更是充满了信心。
朱元璋和朱海军客套了几句话之后,基于对话时间有限,便立刻抛出了工部尚书给出的问题。
朱海军听了,有些问题他能回答,但是有些问题,他也没法回答。
因为他就没做过水泥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