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感受到你距离钢琴大师不远了,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的积累达到了这个要求,我只是恰巧给了你一些灵感而已,并不值得道谢,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虽然沈彧这么说,但是比彻.阿诺德并并不会这么想,
沈彧不愿意承认,他便不再说出来,将这份恩情记在心中就好。
比彻.阿诺德定了定神,这才重新开口道,
“沈彧先生,我想请教一下,您在演奏一首作品的时候,是如何处理自由节奏和严格节奏之间的平衡,以及表达情感的同时保持音乐的结构完整性?”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
几乎所有的音乐人都竖起了耳朵,就连克里斯蒂安·托马斯也不例外,
他对于沈彧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充满了期待。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涉及到了钢琴家在一场演奏中,对于节奏,时间和情感的掌控,
是一个十分有深度的问题,
就连克里斯蒂安·托马斯都有些不太好回答。
沈彧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是一愣,没有想到竟然会问出这么有质量的问题,
之前开演唱会的时候,台下坐着的大多会请教一些基础的问题,
导致他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回过神来之后,他眉头微皱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
这才看向比彻.阿诺德道,
“我认为使用RUbatO(自由节奏)的前提是,你足够了解这首钢琴曲,RUbatO并非是随意的加快或者放慢节奏。”
“我更喜欢称之为偷时间,但是偷的时间是需要还回去的,在一处放慢速度,在另一处就需要加快速度弥补时间,这种弹奏的核心保持了钢琴曲的整体流动性和结构完整性。”
说到这里,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沈彧的说法很新颖,也一针见血,
十分生动的将RUbatO的用法描述了出来,
比起教科书上那段冗长而又无比晦涩的解释,要好太多了。
随后沈彧接着开口道,
“RUbatO始终服务于音乐的结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强情感的表达,但是情感的表达不能以牺牲音乐的节奏感为代价,需要在感性和理性中找到平衡,所以必须在极为熟悉钢琴曲的前提下。”
“我觉得可以用RUbatO来强调重要的旋律线或者和声变化,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