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你还是面不改色,生活没有因此变一分一毫,所以明天该来的还会来,过不了的一样过,你只不过是多听了几个人的故事,多动了几次心。”
为什么民谣歌手能出头的就那么几个,不像流行歌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个美国记者写过一本叫《现代流行文化的趋势》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从文化现象成为普罗大众的流行文化,有一个必经的过程,当基数足够大时,传播途径自然会变广。”
民谣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大咖,若没有强大的基数作为支撑,那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华夏的从业环境对于底层歌手极度不友好。
大多数底层歌手处于赤贫阶层,有的甚至打着好几份工,白天忙碌于工作,晚上才去酒吧唱歌。
虽说他们是为梦想而坚持,人们常讲“是金子总会发光”,可现实却是这个哥那个哥灌酒,天天被人抬着回去。
这样的从业环境致使一大部分歌手选择离开,毫不夸张地讲,2004年华夏的酒吧歌手待遇,还比不上1958年美国的酒吧歌手。
“和我在蓉城的街头走一走
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在这首歌中,一些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都悄然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没有花哨的技巧以及华丽的辞藻,只有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不经意间便击中了聆听者的心房。
于欣悦靠在王程的肩头,心里满是甜蜜与感动。
沈浪所唱的,好像……不用好像,唱的就是他们。
或者说,唱的是每一个待过蓉城的人都经历过的,不是“玉林路”也会是其他路,不是“小酒馆”也会是其他地点。
那些平凡的日常,在沈浪的歌声中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然而,歌声却在情绪即将完全释放的临界点戛然而止。
只见沈浪放下吉他,站起身来,拿起话筒,清唱道:“和我在蓉城的街头走一走,喔……”但是唱到这里,他又停下了,把话筒朝向观众,同时抬起另一只手放到耳边。
观众们心领神会,纷纷开口唱道:“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沈浪收起话筒,露出满意的笑容,缓缓说道:“蓉城,因为有你们而绚烂!”
在这一瞬间,舞台与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