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泰勒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在练习新歌过程中的趣事,以及对新专辑的各种期待。
沈浪耐心地听着,不时给出一些回应和建议,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很快,他们来到了公司大楼。
泰勒不是第一次到这里了,轻车熟路地来到录音棚,开始做着录制前的准备工作,调整状态、熟悉歌词和旋律。
沈浪则在控制室里,和录音师闲聊。
一切准备就绪后,录音师向泰勒做了个“OK”的手势,示意可以开始了。
泰勒深吸一口气,眼神专注而坚定,随着音乐的响起,她那清彻而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在录音棚里回荡开来。
“Oh Whoa
Oh Whoa
Oh Whoa
You know you love me, I know you care
你知道你爱我,我知道你在意
Just shout whenever, and I'll be there
你只要呼唤我,我就会马上出现……”
录音棚内,泰勒的歌声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进沈浪所在的控制室。
沈浪坐在操作台前,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音频波形,全神贯注地听着泰勒的演唱。
在原时空,她的声音特点和演唱风格随着音乐生涯的演变不断突破边界,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叙述型声线艺术”。
早期乡村阶段:清透的少女感气泡音,如《Teardrops on My Guitar》,鼻音共鸣明显,仿佛裹着纳什维尔晨露的吉他琴弦。
流行转型期:开发出金属质感的胸腔共鸣,《Blank Space》副歌撕裂感,声带闭合度增强,加入沙哑气声制造戏剧张力。
indie-folk时期:喉腔松驰的“火炉旁絮语式”低吟《cardigan》,气息流动如羊皮纸摩擦声,刻意保留换气杂音增强真实感。
这会,泰勒仍处于音乐风格发展的第一阶段,所以演唱比伯的《Baby》这首歌,从声线特点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她此前一直沉浸在乡村歌曲的演唱中,唱腔一时还没有完全从那种风格中转变过来,使得演唱这首流行歌曲时,少了几分应有的味道。
沈浪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提醒道:“泰勒,转换一下思路,唱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