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于汉军!”
“落后,就要挨打!即便是我神州华夏,百年大明,也无一例外!”
说到这里,群臣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许久,这才算是安静下来。
“陛下所言极是,就这洋人许多精巧玩意,实则实用万分,尽管我大明朝工匠手艺超然,也很难仿造,如此对比,我大明的确落伍他人!”
“以往很多去过西洋的官员,来了之后都惊叹这洋人玩意,如今看来,这些大人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这老祖宗就说了,要学人长避人短,洋人的技巧制作,的确值得咱们学习!”
对于大臣们的这种觉悟,朱由检十分满意。
这次满意地介绍起自己的工业变革计划:
“这工业革命,非寻常之手工劳作改良,而是以新法、新器,彻底变革生产之方式。”
“譬如,以往织造丝绸,全凭织工双手,一人一机,日夜劳作,产量有限。”
“若行工业革命之法,可造出以水力、风力甚至火药之力驱动之纺织机,一人可掌数机,一日所织,抵往昔十人乃至数十人之功。”
“这,便是工业革命之效,以机器代人力,以新法增效率,使物产丰盈,财富汇聚。”
听着朱由检的描述,百官都不由得神往起来。
朱由检继续说着。
“要行此变,首要之事,乃是兴办工坊,专研新器。”
“朕欲在京城及各地府县,择地建厂,招募巧匠与博学之士,日夜钻研,除了仿西洋之技巧,还要我大明匠人自己精进,造我大明之新式器械,便利朝廷万民,增收国库。”
“再者,需广开言路,鼓励士人与工匠献策献计。凡能提出有益于工业发展之新法、新思者,皆予重赏。”
“如有人能改良耕种之法,使田地产出倍增,又如有人能寻得新之矿藏开采之法,使铁矿、煤矿等资源开采更易、产量更高,亦是大功一件。”
“这些矿藏乃工业之根基,无铁不成器,无煤难驱动机器,有了充足之矿藏,才是这工业革命推进的核心所在!”
朱由检滔滔不绝地说着,一旁的十几个司礼监太监则是笔走龙蛇地记载着。
在场的官员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尽管皇帝说了许多,但是官员们也都一边听一边理解。
以至于到了最后,百官们很多人都开始理解朱由检之前的种种行为了。
当初推行新政,打造新式武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