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每天过来,帮我抄这些典型病例,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去给你哥看病。”
沈清梨欣喜地问,“大概需要抄多少?”
陈郸把她带进自己的书房,指着书架上满满一书架的笔记本,“这些都是我这几十年来治疗诊断的一些典型病例还有心得。”
沈清梨看着满满一书架的笔记本,看看自己的手。
如果真的要抄完,估计得一个多月,而且要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不停地抄。
她想了个办法,“陈大夫,您看能用电脑打吗?我打字也很快的!”
陈郸不屑道:“用电脑打,我还用得着你?电子版的早有了,我就想要一个毛笔版的自己看,做传家宝!”
“......好,我明天就来抄。”
沈清梨回到民宿,冲了个澡躺在床上,每次想起男人举着那个8号破牌跟她抢字帖的背影,就气得牙痒痒。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沈清梨就去陈郸家里帮他抄录。
本以为毛笔字的速度才是最大的阻碍,但看着那些典型病例本上,陈郸写的天书字,她更是崩溃。
每次写不到十分钟,就要拿着病例去问陈郸,
“陈大夫,这一串波浪是间隔符号吗?”
陈郸虚着眼睛扫了一眼,“甘草、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逍遥散药方。”
“......”沈清梨看着上面那条波浪线,陷入沉思。
药师是怎么认出来这些字的?
这一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抄录了。
傍晚回到民宿,她连吃饭都用的左手。
“这么天天抄下去,会得腱鞘炎的。”老板娘担忧道。
沈清梨用勺子低头吃着饭,“没关系,休息一晚上就好了。”
她在民宿交了伙食费,因为不想浪费时间出去找吃的,在陈郸那里抄完书,就回来吃饭。
翌日,原枣村被一片霜寒笼罩,山间的雾气久久不散,从民宿出来,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时,天空飘起了雪花。
沈清梨裹紧身上的羽绒服,刺骨寒风吹来,冻得她直打颤。
今天天气骤降,陈郸住处没有空调,沈清梨只能边搓手边抄。
雪下到中午停了一会儿,之后又下了起来,没多久,陈郸的小院里,就积起一层薄薄的雪。
沈清梨的手已经连毛笔都有些握不住了,“陈大夫,您这里有没有取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