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眼睛微眯,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儒家,要正式干涉朝政、宫务了,要夺一朝元辅的权柄。
“草民与吏部尚书杨博大人有旧,愿从中牵线,使之与次相一见。”
邵芳亮出了底牌,胸有成竹道:“草民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公公也有几分交情,愿从中搭桥,使之与次相一见。
草民与朝中多位大臣是熟识,愿为次相效犬马之劳。”
高拱动容了。
吏部,一直被张居正视为权力自留地,不断往朝中要职安插门生故吏,以此来增加权势,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
如此重要的地步,其吏部尚书,张居正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那杨博。
是嘉靖八年进士,在朝三十余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
甭管谁当首辅对他都恭敬有加,连圣上也时常赞许他,即使巨奸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时,小阁老严世蕃也时常讨好称赞他:嘉靖朝三大才子,除我之外阁下必是其一。
但这人异常低调,哪怕圣上多次暗示,杨博却屡次拒绝入阁拜相。
以如今来看,杨博没有入阁,这一点上非常的聪明,避开了不少朝廷漩涡,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嘉靖四十年及以前的内阁首辅都没有好下场,张熜、夏言、严嵩,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靠着真本事,靠着左右逢源,杨博过得非常滋润。
当初严党、清流斗争激烈时,杨博和其晋党成员,也是双方拉拢的对象。
杨博是山西人,与晋商多有来往,但在晋商覆灭时,杨博和朝中其他山西出身的官员都与晋商进行了切割。
人人都说朝廷中门户林立,首辅党、次相党,各种门户,但晋党,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杨博在朝廷摇摆了几十年,张居正将吏部托付给他,就是看重杨博不会倒向其他势力。
现在,这邵芳的话,显然要颠覆所有人的认知了。
儒家、杨博不知怎么勾搭在一起,要择一人而侍。
不得不说,高拱心动了,要能获得杨博和晋党的支持,他就相当于获得了朝廷六部最重要的两个部,吏部、户部。
人事权、财权,全在手中,架空张居正,不是太过困难的事。
要是再与内廷建立联系,能随时获知圣上喜怒,内阁首揆之位,也就不远了。
侍君,侍君,侍的不就是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