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先将妻儿送到了御赐海府上。
跪拜了老母,声泪俱下讲述了过去一年里不在母前侍奉的不孝。
但海老夫人却对儿子毫不在意,小心翼翼地从海妻怀中接过孙子,满眼皆是小丁点的东西。
虽然只是刚满月的小家伙,但那一颦一笑,几乎占满了老人的心。
世人常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海父,就是海瑞父亲早亡,她守节四十载,海门迟迟无后。
论及压力,她丝毫不比海瑞小,如果死前仍不见孙子,死后都不能与海父同葬,到地下更无颜面对海父,面对海门的列祖列宗。
老天开眼,这离别一年里,海妻顺利诞下一子,身为母亲(婆母),四十年里,从未有比这时更开心的时候,哪里还听得见儿子的声音,听得见外界的声音。
海瑞等了母亲一会儿,但母亲的眼里、心里仍是没有他,四五十年母子情,在这一刻,难免会有几分酸楚。
而这一年里,陪伴海瑞的海妻,身份一变再变,教谕之妻、知县之妻、知府之妻,再到南直隶总督之妻,及今朝礼部尚书之妻。
在丈夫忙碌公事,婆母、女儿远在京城,偌大的衙署后堂都要海妻操持,时至今日,早已不是那个在福建南平家中,事事只知唯唯诺诺的人儿,已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一家之主母。
此时再见婆母,孝顺依旧,但行事之间,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
见婆母无心儿子,只心孙儿,而丈夫尴尬在旁,会心一笑道:“听说王妃、世子在府上,相公,你该去请安的。”
这一笑。
也是对过去嫁入海门后所受委屈释然了。
提醒丈夫海瑞,莫忘了礼数。
王妃、世子,是大明宗室。
作为臣子,不论是海瑞这个礼部尚书,亦或者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在规定的地方遇到,就必须要请安。
而请安,是本大明朝军方军礼的一种,称为“屈一膝”。
文人将之演化为日常礼节,但有功名或有官身的文人为表气节,简化了部分礼节,仅右膝微弯,身鞠一礼,口称“请王妃安”“请世子安”。
李王妃、世子朱翊钧是圣上安置在府上的,这座海府,说是海家,也不是海家。
至少,这御赐海府,海瑞是不能久待的,为了避嫌。
海老夫人、海妻、一双儿女,都可以久居此地,唯独海瑞不可以。
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