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个事的主角,却谁也不在意。
之前所上的增加大明朝中下层官员俸禄,减少上层高官俸禄的奏疏,已经传遍天下。
以内阁为首,六部九卿大臣、地方督抚,纷纷上疏自降俸禄。
情非自愿,心就更堵了,在查案时,诸省督抚或许就不光是不配合了,使绊子也有可能。
海瑞对不涉及百姓的君臣之间的博弈不感兴趣,继续道:“兄弟在都察院时两月间,断滞狱三千人,无冤诉者,功德无数,声名鹊起,天下闻知,正是展鹏翼奔,为天下百姓请命立心之时,却自己进了漩涡之中,就如这亭外那一片落红,陷在泥淖中,污了色泽芬芳,让人怜惜。”
在他看来,与其卷入权力漩涡,不如安心为百姓多办点实事,多审阅几卷陈年旧案,多平定几件冤狱,挽救几个冤屈的人。
等尘埃落定,是圣上退让也好,是高官俯首也罢,都和平头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兄长初入京城,不太了解圣上,但据我所感,圣上大婚册封皇后娘娘后,施政之法渐有转变的苗头,圣律不再那么酷烈,浙江开化、德兴两县矿难、民乱,也仅死了数人,流放了数十人而终,圣心似乎又有了仁恕之意。”
颜鲸为海瑞讲述了心迹变化,沉着声音,道:“盛世,当有圣治。
但总有人认为圣上的仁慈是软弱的表现,于是乎,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
元辅的张家,试图对大明朝朝廷、军方、商界的渗透。
死去的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与外朝次相高拱勾结,监视圣上。
现在又有了全国文人以诗词咏志,缅怀先皇,誓不臣服圣上。
伪造的奏疏,却能在两京一十三省传扬,甚至能传入边陲土司。
我担心,再这样下去,圣心又会朝着酷烈的方向转进,嘉靖四十年的种种大案,或将得到延续。
如今的大明朝高官们,不似严嵩、徐阶之流,君子论迹不论心,在某种程度上,说一句“好官满朝”也不为过。
倘若日后君臣矛盾加剧,爆发难以想象的朝廷之变,君臣搏杀,后世当如何记载?
圣名不容有伤,我颜鲸深受皇恩,当粉身碎骨报效,此念已定,兄长不必再劝。
有道是人各有志,即便从此陷入泥潭,填身沟壑,也必无反悔之心!”
去年一年。
几十万大明朝人身死。
有官员、有士人、有商人、有百姓…形形色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