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海上防御和贸易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若从水路进攻,则必取卑沙城。”
“这里是安市城.”
“这里是新城”
“这里是玄菟城.”
相里玄奖详细的介绍高丽前沿地区,各个城池的情况,包括他们的特点,大概的军事规模。
李世民之所以让其来进行这番介绍,是因为大唐大部分军队将领,是没有去过高丽的。
对于高丽现在的状况很是陌生。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进攻前,自然要有足够的了解才行。
也能为接下来的战争制定出更好的进攻路线。
李承乾默默的听着,哪怕是说有黑火药这样的攻城利器,但也要对高丽的城池防御体系有足够的了解。
黑火药的主要作用,还是在炸毁城门这块,其他类型的战争,意义就相对较低了。
当然,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来说,城门就是最为坚固的防守堡垒。
高丽能扛住隋炀帝的三次攻打,所依靠的就是险恶地形,还有坚固的城防。
没有了坚固城防,高丽又拿什么来抵抗大唐军队。
对于相里玄奖介绍的这些城池,最有印象的就是安市城了。
因为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亲征高丽,安市城之战是一个重要战役。
此城易守难攻,唐军久攻不下,尽管李世民采用了围点打援等战术,取得了歼灭高句丽、靺鞨联军十五万人的重大胜利,但始终未能攻克安市城。
安市城的顽强抵抗,也成为李世民东征高丽的一块顽石,影响了整个东征的战果。
第一次东征,唐军先后连克盖牟等多座城池,大量歼灭高丽军队的有生力量,使高句丽国力衰落,但最终未能达到攻灭高丽的战略目标。
按理说这样的战果已经是不错了,之所以没能灭国,也有李世民求稳的原因。
毕竟隋朝百万大军三征高丽都没灭掉,他这里才十万大军。
久攻不下安市城时,有将领建议绕开安市城,转而进攻乌骨城,进而渡鸭绿江直取平壤。
不过长孙无忌反对,认为这样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为了区区一个高丽,就让陛下去冒险,任何差池都不值得。
李世民觉得也是,所以选择继续围攻安市城,最后无奈退兵。
第二次进攻高丽,只是为第三次作准备,采取了小规模袭扰的战略。
第三次李世民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