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城池也不敢阻拦。
不仅是有大唐太子教令,还有新罗王的文书。
所有新罗地方都要配合唐军的检查,审阅,乃至于命令。
这给了苏定方太多可以发展的地方了。
新罗王都金城这边,也是大开城门,不敢有丝毫阻拦。
苏定方一入城,直接换走城防,把控全程,占据宫城月城。
然后就开始了大审问阶段。
百济那边,也开始紧急备战起来。
从人口数目上来说,百济比新罗多不了太多,然整体实力,要远超新罗。
比之高丽肯定是要差些,但确实不算是软柿子。
贞观十五年,百济王扶余璋病逝。
诏立其世子扶余义慈继承父位。义慈王即位后,开始对贵族中心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强化王权。
贵族统治对于大部分的国家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在大唐这边就是世家大族的叫法。
义慈王年幼时即孝声远播,时人誉为“海东曾子”。
生于百济王室之家,自小在权谋倾轧与宫廷教习中成长,身系百济国运,被寄予厚望。
身形魁梧、面容坚毅,眼眸中藏着聪慧与野心。
早年的扶余义慈目睹百济在高句丽与新罗的夹缝间艰难求存,直到在父亲的统治下,结交倭国,逐渐强大。
上位伊始,扶余义慈便决意革新图强。
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将朝堂上碌碌无为、中饱私囊之辈清扫出门,提拔贤能,一时间,百济朝廷气象一新,政令畅通,为国家崛起凝聚起人心与力量。
在军事上更是亲力亲为,效仿中原王朝,严酷训练士卒,百济军队脱胎换骨,士气高昂,隐隐有称霸半岛的架势。
羽翼渐丰的扶余义慈,不再满足于偏安一隅。
彼时,新罗与百济边境城池时有纷战,扶余义慈以此为契机,御驾亲征。
一连攻克新罗十余座城邑,国土面积大幅拓展,百济声威大震。
这一时期,扶余义慈站在权力巅峰,荣耀加身,邻国皆惧,国内百姓也为这份赫赫武功欢呼雀跃。
然而,盛极必衰的阴影悄然笼罩。
对贵族的打压引起了反噬,大唐东征高丽,让扶余义慈感觉到了危机。
谁也没想到,扶余义慈也想不到。
偌大的高丽,竟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彻底消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